为什么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这场史诗般的远征始于1934年10月,结束于1936年10月,历时两年,行程约25,000公里。以下是长征发生的部分原因:

国民党军队的围剿: 1930年代,国民党政府发动了一系列围剿运动,目的是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国民党的军事压力下,红军被迫离开根据地,开始长征。
战略转移: 随着国民党围剿的不断加强,红军认识到有必要转移到更安全、更广阔的区域。长征旨在将红军带到新的根据地,建立人民政权。
寻找支持: 红军在经过的地区沿途寻求农民和工人的支持。通过征兵和征集物资,红军扩大了自己的队伍,增强了战斗实力。
摆脱第五次围剿: 长征是在第五次围剿期间开始的,这是国民党政府发动的最大规模的围剿运动。红军凭借灵活的游击战术和顽强的意志,打破了国民党的围剿,得以突围。
长征的影响
长征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确立了毛主席的核心地位: 在长征期间,毛主席的领导地位得到了确立。他坚持灵活的游击战术,带领红军摆脱了国民党的围剿。
重塑了中国共产党: 长征考验了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和决心。通过长征,共产党加强了内部团结,提高了战斗意志。
开拓了新的革命根据地: 红军在长征途中建立了陕甘宁边区等新的革命根据地。这些根据地成为解放中国的主要基地。
传播了革命思想: 红军在长征过程中传播了革命思想,唤起了人民的反抗意识。长征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人民中建立广泛支持的基础。
促进了国共合作: 长征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在共同抗日的前提下,国共两党于1937年建立了统一战线,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总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新阶段,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