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宣,字君威,南阳郡新野县人,东汉时期著名的清廉正直的官员。他以刚正不阿、敢于直谏、不畏权贵而闻名于世,在汉章帝、汉和帝时期,以“强项令”的称号留名史册,成为后世官员的楷模。
董宣早年为郡吏,以廉洁正直著称,后任南阳太守,在任期间政绩卓著,深得百姓爱戴。他秉公执法,不畏权贵,敢于触犯权贵,甚至敢于与皇帝争执。

有一次,汉章帝想为他的外戚梁贵人封侯,便询问董宣的意见。董宣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并直言不讳地指出梁贵人出身低微,不配封侯。章帝大怒,质问董宣:“难道你不知道我是皇帝吗?”董宣毫不退缩,坚定地说:“陛下是天子,臣是汉朝的臣子,臣只知忠君报国,不知有其他。”章帝被董宣的忠义所震撼,最终放弃了封侯的打算。
另一件事则更加体现了董宣的刚正不阿。汉和帝时期,一个名叫郭霸的富商犯了罪,被判处死刑。郭霸的家人为了保命,贿赂了当时的执政大臣,希望能够减轻罪责。执政大臣心动了,准备偷偷赦免郭霸。但董宣得知此事后,毅然前往执政大臣府邸,当着他的面指着郭霸的罪状,严厉地斥责了他,并拒绝了赦免的要求。最终,郭霸被处以极刑,执政大臣也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董宣一生正直廉洁,不畏权贵,为民请命,以“强项令”的称号留名青史。他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为后世官员树立了典范。他的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官员,应该以天下为己任,忠于职守,敢于坚持原则,不畏权势,为百姓谋福祉,这才是真正的“强项令”。
董宣的事迹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刚正不阿、敢于直谏的精神,激励着后世的官员们忠于职守,为人民谋福祉。在现代社会,我们更需要像董宣一样的正直官员,他们秉公执法,廉洁自律,不徇私情,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的官员,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董宣的“强项令”精神,不仅体现在他自身的行为,更反映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历来推崇忠义廉洁,鄙视贪婪腐败。董宣的形象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他的故事,也告诫我们,无论身处何位,都要坚持原则,保持清廉,以实际行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