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是我们理解世界、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它就像一幅精准的肖像画,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个概念的轮廓,让我们对其内涵和外延一目了然。
定义的构成要素

一个完整的定义通常包含以下三个要素:
被定义项: 指的是我们要解释的概念,也就是定义的对象。
定义项: 用来解释被定义项的概念或描述,它需要比被定义项更加清晰易懂。
定义联项: 连接被定义项和定义项的词语,通常是“是”、“就是”、“指”等。
例如,在“科学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这个定义中,“科学”是被定义项,“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是定义项,“是”则是定义联项。
定义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定义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包括:
按定义方法划分:
属加种差定义: 将被定义项归入一个更大的类别(属),并指出其与同类事物之间的区别(种差)。例如,“人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
描述性定义: 通过描述被定义项的特征、属性、用途等来解释其含义。例如,“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举例定义: 通过列举被定义项的具体例子来说明其含义。例如,“水果是指苹果、香蕉、橘子等”。
操作性定义: 通过规定被定义项的操作程序或可观察的指标来界定其含义。例如,“智力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来测量”。
按定义的范围划分:
普遍定义: 适用于所有情况的定义,也称为词典定义。
特定定义: 在特定语境下使用的定义,例如某个学科或领域的专业术语。
定义的重要性
定义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促进理解和交流: 清晰准确的定义可以避免歧义,确保信息的有效传递。
指导实践活动: 定义为我们的行动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例如法律条文中的定义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
推动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精准的定义,才能保证研究的严谨性和可重复性。
如何给出一个好的定义?
准确性: 定义要符合被定义项的本质特征,避免出现错误或偏差。
清晰性: 定义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避免使用模糊或难以理解的词语。
完整性: 定义要涵盖被定义项的所有重要方面,避免出现遗漏或缺失。
非循环性: 定义不能用被定义项本身或其近义词来解释,避免陷入循环论证。
拓展:定义的演变
值得注意的是,定义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进步,一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会发生变化,相应的定义也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新。
例如,“婚姻”在过去通常被定义为“一男一女之间的合法结合”,但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承认同性婚姻,因此“婚姻”的定义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正。
总而言之,定义是人类认知世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学习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定义,对于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