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的作品以其清新自然、质朴真挚的风格而闻名于世,其中《归园田居》系列五首诗,更是传颂千古,成为千百年来无数人向往田园生活的精神寄托。
《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描绘自己归隐田园后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全诗共四句,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意蕴深远。

诗歌原文: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翻译:
我年轻的时候,就与世俗不合,性情本来就喜欢山野。
误入官场的网罗之中,一晃眼就过去了三十年。
赏析:
诗歌开篇即点明了作者归隐田园的原因,并非因为贫困潦倒,而是因为其“性本爱丘山”,“少无适俗韵”。这表明陶渊明并不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他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追求,不愿为世俗所束缚。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三十年时光,在陶渊明看来,仿佛是一场梦,一场令人厌倦的噩梦。他渴望摆脱官场的束缚,回归自然,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首诗虽然语言简短,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深刻的思想。它告诉我们,人应该追求自己的内心,而不是被世俗所左右。即使误入歧途,也要及时回头,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
拓展:
陶渊明《归园田居》系列五首诗,以其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描绘田园生活的经典之作,其影响深远。后人读其诗,不仅能感受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更能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或许也是陶渊明的诗歌能够历经千百年而不衰,并不断被后人传颂的原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