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文化里,我们常用一些特殊称谓来表示不同的年龄阶段,例如“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花甲”指六十岁等等。而对于高龄老人,我们则会用 “耄耋” 一词来表达敬意,那么“耄耋”究竟是指什么年纪,又该如何读呢?
“耄耋”读音

“耄耋”读作 mào dié ,其中“耄”是指八九十岁的年纪,“耋”则指七八十岁的年纪。
“耄耋”的由来
“耄耋”一词最早见于《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 这里是对老年人犯罪的法律条文,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宽容。
“耄耋”的含义演变
在古代,“耄”和“耋”是分开使用的,分别指代不同的年龄段。但随着时间推移,“耄耋”逐渐连用,并成为一个固定词语,泛指那些年届八九十岁、甚至百岁以上的长寿老人。
如何使用“耄耋”
“耄耋”一词常用于书面语,带有尊敬和祝福的意味。例如:
这位老先生已经 耄耋 之年,但依然精神矍铄。
祝愿爷爷奶奶 耄耋 之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除了“耄耋”,还有哪些表示长寿的词语?
期颐 (qī yí):指一百岁。
茶寿 (chá shòu):指一百零八岁,因“茶”字的草字头形似“二十”,加上“八十八”构成。
寿比南山 :祝愿长寿的常用语,典故源于道教圣地南山,被认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对老年人的关爱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我们更应该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让他们能够安享晚年。这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拓展段落: 老有所乐,安享晚年
除了物质上的关怀,精神上的慰藉对老年人来说同样重要。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找到生活的乐趣,是让他们安享晚年的关键。社区可以组织一些适合老年人的活动,例如书法绘画、歌舞表演、健康讲座等,让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拥有幸福的晚年生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