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知识点速记

2021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知识点速记

导语】这篇关于2021年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知识点速记的文章,是优课网特地为大伙收拾的,期望对大伙有所帮!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试知识点速记-盗汗

盗汗的轻重分型:

依据盗汗病人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三种。

1.轻型盗汗

轻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时许或在醒觉前1-2小时时汗液易出,汗出量较少,仅在醒后感觉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稍有汗湿,醒后则无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适的感觉。

2.中型盗汗

中型盗汗的病人,多数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则可使睡装湿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这类的盗汗,病人常有烘热感,热作汗出,醒觉后有时出现口干咽燥的感觉。

3.重型盗汗

重型盗汗的病人,汗液极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刚闭上眼马上入睡时,即有汗夜很多涌出,汗出后即可惊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时收敛。再入睡可第三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带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时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湿,一夜非数次替换睡装则没办法安睡,有个别重证病人能使被褥湿透,被褥较薄或用席子时,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迹。这些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烘热感,心情也表现的烦躁,汗后口干舌燥,喜欢凉水。平常可伴有低热或潮热,五心烦热,颧红,头晕,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轻型与中型盗汗,对身体损伤不会太大,但重型盗汗病人,时间久了常会使病情恶化,向“脱症”进步,严峻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盗汗的性质划分:

1.生理性盗汗

小儿时期,皮肤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完善,活动时容易出汗。若小儿在入睡前活动过多,机体内的各脏器功能代谢活跃,可使机体产热增加,在睡眠时,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于散热。第二,睡前进食可使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随之增加,这可导致小儿入睡后出汗较多,特别在入睡刚开始2小时之内。此外,若室内温度过高,或被子盖的过厚,或使用电热毯时,均可引起睡眠时出大汗。

2.病理性盗汗

有些小儿入睡后,出汗以上半夜为主,这往往是血钙偏低引起的。低钙容易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好比打开了汗腺的“水龙头”,这样的情况在佝偻病患儿中特别多见。但盗汗并不是是佝偻病特有些表现,应依据小儿的喂养状况,室外活动状况等进行综合解析,还要查血钙、血磷及腕骨X线摄片等,以确定小儿是不是有活动性佝偻病。

结核病患儿的盗汗以整夜出汗为特征。除此还有,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检查血沉,抗结核抗体、胸片等,常可发现异常。有一点应该注意,详细查颈部有无淋巴结肿大,这对小儿结核病的诊断极有价值。

综上所述,但凡影响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与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是什么原因和疾病,都可以引起小儿盗汗。作为家长,应注意观察小儿,综合解析后再作出判断,不可盲目服药,以免引起不好的后果。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试知识点速记-痿证

痿证的中医诊断:

(1)看重热邪为患,把“热致津伤,筋脉失养”作为本证的要紧病机。以热邪为患来概括痿斑点发生的主因,具备要紧的临床意义。第一,它明确了一个基本的定义,那就是热邪可以造成津伤,只有去除热邪,才可以保证津液不致枯竭,生化有源,痿证可起。第二,它给了施治者一个基本大法,不管面前的患者现在有没“热”的表现,但热的影响是时刻存在的,治疗时不可不考虑及。第三,“热”作为一个全身性的表现,势必累及各个脏腑,治痿需要调理脏气,恢复正气,方能起陈疴,扶积弱。这一理论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之特点。

(2)看重环境原因,把“湿热浸淫,脉络不利”作为一类容易见到病因。中医觉得,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外面环境可以直接影响到人体的生理平衡。如久居湿地,或涉水淋雨,致感湿邪,积渐不去,郁而生热,浸淫经脉,以致脉弛缓不需要,发为痿证。看重环境致痿。其临床意义主要有二:一是既然湿邪自外而来,注意改变环境则对本证预防及预防继续进步有所裨益;二是湿邪致病的特征是缠绵难愈,治疗中当利湿健脾,脾胃健旺,运化如常,则湿邪自去,热难附合,痿证可愈,这种类型病证多见于现代医学的多发性神经炎等病。

(3)强调素体亏弱,把肝肾脾胃的虚损当做痿证尤其是中后期痿证的主要致病机理。中医觉得,人之精气禀受于先天,先天不足则素体亏弱,容易罹病。痿证发生初期,实质是本虚,也有表现为标实的,到了中后期,则主要表现为虚损,愈虚愈痿,愈痿愈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中医学的这一认识,是一种唯物主义辨证观的具体反映,它强调了筋脉对脏腑的依靠,也说明了脏腑对筋脉的重要程度。它提供了解析病理化的基本规律,也为临床治本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这一辩症特征表目前:①脏腑与四肢经筋皮肉可以表述的一种母子关系,子虚则补母,脏腑健则四肢实;②把四肢的痿弱归之于脏腑亏虚,为治疗者提供了一个靠谱的用药依据;③从脏腑的亏虚程度来解析本证的严峻程度,有益于明确疾病的根本变化、病程及其预后,从而树立医患的自信心,增加康复的渠道。

(4)注意情志失调,觉得精神原因致痿和加重痿证的原因之一。一是一部分患者的发生与情志有关,应把情志的调节问题作为一项要紧内容加以分析;二是多数痿证病程日久,患者往往易失去治疗信心,思想负担加重,从而使痿证更难速痊。这就给医患同时提出院一个要紧的问题,激励信心,解除精神负担不但有益于疾病的康复,而且对药物发挥的用途有要紧的辅助意义,情志调畅,往往可以收到药半功倍的成效。

痿证治疗的辨证论治:

一、肺热伤津型

【证见】病起发热,或热退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心烦口渴,咳呛咽干。舌质红苔黄,脉细数。

【治法】清热润燥,养肺生津。

【方药】

1.主方清燥救肺汤(喻嘉言《医门法律》)加减

处方:太子参30克,麦冬、枇杷叶、桑白皮、北杏仁各12克,石膏20克,玉竹15克,火麻仁25克,甘草6克。水煎服。

2.单方验方桑白牛膝汤(方药中等《实用中医内科学》)

处方:桑白皮、石斛、淮牛膝各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二、湿热浸淫型

【证见】肢体困重,痿软无力,或麻木,微肿,尤以下肢多见,或足胫热气上腾,或有发热,胸痞脘闷,小便短赤涩痛。苔黄腻,脉细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利筋脉。

【方药】

1.主方四妙丸(张秉成《成便捷读》)加味

处方:苍术12克,黄柏10克,牛膝15克,薏苡仁30克,萆薢15克,防己、木瓜、秦艽各12克,忍冬藤30克,桑枝2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二妙丸,每次6克,每天3次。

3.单方验方

(1)桑枝苡仁合剂(刘国普验方)

处方:老桑枝60克,忍冬藤50克,薏苡仁30克。水煎,分2次服。

(2)清热祛湿汤(漆浩《良方大全》)

处方:黄连5克,陈皮5克,炙甘草3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猪苓10克,麦冬10克,当归10克,柴胡lO克,黄芪10克,五味子6克,泽泻6克,升麻6克,生地黄12克,党参12克,六曲12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天1剂。

三、脾胃虚弱型

【证见】肢体痿软无力,渐渐加重,食少,便溏,腹胀,面浮面色不华,气短,神疲乏力。苔薄白,脉细。

【治法】补脾益气,健运升清。

【方药】

1.主方补中益气汤(李杲《脾胃论》)加减

处方:黄芪、党参各30克,白术12克,升麻、柴胡各6克,当归12克,陈皮6克,山药20克,杜仲18克,续断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补中益气丸,每次10克,每天3次。

3.单方验方黄芪羊藿山药汤(田凤鸣等《中国奇方全书》)

处方:黄芪、淫羊藿各60克,山药、党参、茯苓、白术、当归各9克,柴胡、升麻各5克。水煎服

四、肝肾亏损型

【证见】起病缓慢,下肢瘫软无力,腰脊酸软,不可以久立,目眩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方药】

1.主方虎潜丸(朱丹溪《丹溪心法》)加减

处方:熟地黄、杜仲、枸杞子、黄精各15克,龟板20克,锁阳、当归、白芍、牛膝各12克,黄柏、知母各6克。水煎服。

若气血虚者,可加党参、黄芪、何首乌各15克,鸡血藤30克。久病阴损及阳者,可酌加巴戟天15克、补骨脂12克、肉桂6克、熟附子10克、鹿角胶12克。

2.中成药

(1)虎潜丸,每次1丸,每天3次。

(2)健步丸,每次l丸,每天2次。

3.单方验方

(1)治痿汤(方药中等《实用中医内科学》)

处方:鹿角片300克(酒浸一夜),熟地黄120克,附子片45克,与大麦煮至熟,焙干为末,用大麦粥和为丸。每天3次,每次7克,米饭汤送服。

(2)加味金刚丸(《赵铴武医疗经验》)

处方:革薜、杜仲、肉苁蓉、巴戟天、天麻、僵蚕、全蝎、木瓜、牛膝、海螵蛸各30克,菟丝子15克,蜈蚣50条,精制马钱子60克(严格炮制,以解其毒)。制成蜜丸,每丸3克,每服1~2粒,每天服1-2次,或单用或与汤合用,白开水化服。若见早期马钱子中毒症状,如牙关紧闭,可即停药,并服凉水。

(3)补肾健步汤(漆浩《良方大全》)

处方:党参12克,炙黄芪12克,熟地黄12克,金狗脊12克,菟丝子12克,龟板12克(先煎),当归9克,赤芍9克,鹿角片9克(先煎),牛膝9‘克,淫羊藿18克,健步虎潜丸5克(吞下)。水煎2次分2次服,每天1剂。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试知识点速记-郁证

郁证的病证辨别:

1.郁证梅核气与虚火喉痹

梅核气多见于青中年女人,因情志抑郁而起病,自觉咽中有物梗塞,但无咽痛及吞咽困难,咽中梗塞的感觉与情绪波动有关,在心情愉快、工作繁忙时,症状可减轻或消失,而当心情抑郁或注意力集中于咽部时,则梗塞感觉加重。虚火喉痹则以青中年男士较多,多因感冒,长期抽烟酒及嗜食辛辣食物而引发,咽部除有异物感外,尚觉咽干、灼热、咽痒,咽部症状与情绪无关,但过度疲劳或感受外邪则易加剧。

2.郁证梅核气与噎膈

梅核气应当与噎膈相辨别。噎膈多见中老年人,男士居多,梗塞的感觉主要在胸骨后的部位,吞咽困难的程度日渐加重,作食管检查常有异常发现。

3.郁证脏躁与癫狂

脏躁多发于青中年妇女,在精神原因的刺激下呈间歇性发作,在不发作时可如常人。而癫狂则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别,病程迁延,心神失常的症状极少自行缓解。

郁证的证治分类:

1.肝气郁结证

证候:精神抑郁,情绪不宁,乳房满闷,胸胁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苔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方药:柴胡舒肝散加减。

2.气郁化火证

证候: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而干,或头痛,目赤,耳鸣,或嘈杂吞酸,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3.痰气郁结证

证候:精神抑郁,乳房闷塞,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方药:半夏厚朴汤加减。

4.心神失养证

证候: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或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骂詈喊叫,舌质淡,脉弦。

治法: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方药:甘麦大枣汤加减。

5.心脾两虚证

证候: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纳差,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心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6.心肾阴虚证

证候:情绪不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盗汗,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养心肾。

方药: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ubanyouke.com/38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