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石家庄,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高等学府。学校始建于1902年,前身为直隶高等师范学堂,历经百年风雨,始终秉承“厚德博学,笃志创新”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办学历史悠久,传承文明薪火

河北师范大学拥有百余年的办学历史,其前身直隶高等师范学堂是清末新政时期创办的全国首批师范教育机构之一。1921年,学校更名为河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并于1952年组建为河北师范学院。1984年,学校更名为河北师范大学,成为河北省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
学科门类齐全,实力雄厚
河北师范大学设有22个学院,涵盖文、史、哲、经、法、理、工、农、医、管、艺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21个。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2个。
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成果丰硕
河北师范大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0余人,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0%以上。近年来,学校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数十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千篇。
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声誉好
河北师范大学秉承“厚德博学,笃志创新”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学校坚持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他们活跃在各行各业,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办学特色鲜明,发展前景广阔
河北师范大学坚持特色发展道路,形成了以师范教育为特色,文史哲学科为优势,理工农医管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学校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拓展:河北师范大学与河北省教育事业发展
河北师范大学作为河北省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承担着为河北省培养优秀师资和各类人才的重任。学校积极参与河北省教育事业发展,为推进河北省教育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近年来,学校与河北省教育厅、各市教育局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师资培训、教育信息化建设等工作,为河北省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学校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