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各位小伙伴!准备高考、考研,或者对历史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你们一定都听说过《史记》这本大名鼎鼎的史书吧?
说起《史记》,那可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不过,你知道《史记》到底有多少篇吗?

有人说,它有130篇;也有人说,它有120篇;还有人说,它有100篇! 究竟哪个才是真的呢?
其实,这要看你怎么算。
按照传统的划分,《史记》共有130篇,分为十二本纪、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12本纪,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12位帝王的生平事迹,是《史记》的骨架,也是整个中国历史的脉络。
8书,是《史记》的“附件”,包括《六书》、《表》、《书》、《志》、《历书》、《天官书》、《律书》和《封禅书》,分别记录了历史上的制度、典章、天文、地理、音乐、刑法、历法和祭祀等内容。
30世家,是《史记》的“枝干”,记载了诸侯王、诸侯国、诸侯家族和少数民族的历史。
70列传,是《史记》的“叶子”,记载了各种人物的生平事迹,包括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商人、农民等等,内容丰富多彩,人物栩栩如生。
不过,如果你去查阅一些学术期刊或者更专业的史学著作,你可能会发现,有些学者认为《史记》只有120篇。 这是因为,他们把《史记》中的《太史公自序》和《史记正义》不算在内。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算呢?
其实,这并没有绝对的答案。
如果你只是想了解《史记》的整体内容,那就可以按照传统的划分,认为它有130篇。
如果你想深入研究《史记》,那就可以按照学术期刊或者更专业的史学著作的观点,认为它有120篇。
无论怎样,只要你用心去读,你都能从《史记》中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人生感悟。
记住,读史可以明智,读《史记》更是可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史记》的故事,欢迎留言评论,我们一起讨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