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同学们,是不是每次考试前都有一股莫名的“学习动力”?然后,随着距离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这股动力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越来越弱,最后干脆就消失了?这就是传说中的“拖延症”!
很多同学都深陷“拖延症”的泥潭,明明知道学习很重要,却总是忍不住刷手机、打游戏,到最后才发现时间不够用,然后开始焦虑、后悔。

今天,老师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个神奇的工具,它可以帮助你摆脱“拖延症”,提高学习效率,那就是—— IS曲线 !
IS曲线,顾名思义,就是“兴趣-时间”曲线。 它指的是,学习过程中,我们的兴趣度和学习时间之间的关系。
简单来说,IS曲线就是一个U字形 。当我们刚开始学习一项新知识时,由于新鲜感和好奇心,我们的兴趣度会很高,即使花很多时间学习也不会感到枯燥。这就是IS曲线的最左边部分,兴趣度很高,时间也相对充足。
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我们对知识的理解越来越深,新鲜感和好奇心逐渐减退,学习难度也逐渐加大,兴趣度开始下降。这就是IS曲线中间部分,兴趣度开始下降,时间也逐渐减少。
当学习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对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习效率也大幅提高,这时候我们会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兴趣度又会重新上升。这就是IS曲线最右边部分,兴趣度重新上升,时间也相对集中。
那么,我们如何利用IS曲线来克服“拖延症”,提高学习效率呢?
1. 明确目标,找到学习的“兴趣点”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并找到学习的“兴趣点”。这就像是一场旅行,你得先知道要去哪里,才能选择合适的路线。
比如,你想学习英语,你的目标可能是通过英语四级考试。但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你很容易感到枯燥和乏味。
这时候,你需要找到学习英语的“兴趣点”。你喜欢看美剧吗?喜欢听英文歌曲吗?喜欢阅读英文小说吗?找到这些兴趣点,你学习起来就会更有动力。
2. 制定计划,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找到了学习的“兴趣点”后,我们就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分配好学习时间。
刚开始学习时,兴趣度高,可以多花些时间学习,但随着学习时间的推移,兴趣度下降,就要适当减少学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比如,你每天可以花1个小时学习英语,刚开始可以把这1个小时全部用来学习语法,随着学习的深入,你可以把这1个小时分成两部分,一半用来学习语法,一半用来练习听力或阅读。
3. 改变学习方法,保持学习兴趣
除了合理分配学习时间,我们还需要不断改变学习方法,保持学习兴趣。
比如,你可以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如听课、阅读、练习、讨论等等。还可以利用一些学习工具,比如手机APP、在线课程等等。
4. 坚持不懈,突破学习瓶颈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肯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突破学习瓶颈。
不要因为遇到困难就放弃学习,要相信自己,只要坚持下去,你一定可以取得成功。
最后,老师要提醒大家,IS曲线只是一个工具,它只是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学习的过程,真正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还是在于你自己。
只要你认真学习,坚持不懈,相信你一定能摆脱“拖延症”,成为学习的主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