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探索: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更能重塑你的人生格局

嘿,朋友。

你还记得初中物理课吗?那个昏昏欲睡的下午,窗外的蝉鸣和教室里电风扇的嗡嗡声交织在一起,物理老师,一个有点地中海发型的中年男人,用粉笔在黑板上“嘎吱嘎吱”地写下一行字: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说实话,当时我没觉得这玩意儿有啥了不起的。不就是推一下桌子,桌子就动了;踢一脚皮球,皮球就飞了嘛。这道理,三岁小孩都懂,还用得着你教?我当时满脑子想的都是下课后要去小卖部买一根冰棍,或者跟隔壁班的谁谁谁约着去打场篮球。

然而,人啊,就是这么奇怪。有些当时觉得屁用没有的东西,会在你日后的人生里,像个幽灵一样,冷不丁地冒出来,然后“啪”地一下,给你一记响亮的耳光,或者,一个深情的拥抱。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这句话,就是那个幽灵。


我们都是那个“静止”的物体

先别急着反驳。你想想,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我们的人生轨迹,是不是趋向于一种……嗯,惯性

昨天怎么过的,今天大概率也怎么过。这个月在摸鱼,下个月八成也还在摸鱼。在一个不咋地但还算安稳的岗位上待了三年,如果没人踹你一脚,或者没有一个巨大的诱惑在前面吊着你,你很可能就这么待上五年,十年,甚至一辈子。

这就是物理学上的惯性定律啊,我的朋友。一个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会永远保持静止。一个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会永远……算了,我们的人生很少有“匀速直线运动”这么美好的状态,大部分时候,我们就是那个静止的、懒得动的、趴在桌子上装死的物体

我有个哥们儿,特聪明,大学时就是学霸。毕业后进了一家国企,工作清闲,待遇尚可。一开始,他还想着要考研,要学编程,要搞副业。书买了一堆,网课报了一摞。结果呢?每天下班回家,沙发上一躺,手机一刷,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他的雄心壮志,就像是没油的跑车,停在原地,引擎盖上都落了灰。

他就是那个“静止的物体”。而那个让他保持静止的“力”,是什么?是安逸,是舒适区,是“明天再说”的惰性。这股“力”,它不是推着你走,而是像万能胶一样,把你死死地粘在原地。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可怕的“静止惯性”。它让你安于现状,让你害怕改变,让你觉得“维持”比“突破”要安全得多。


那些看不见的“力”,正在塑造你

当然了,生活不会让你一直静止下去。总有各种各样的“力”会找上门来。

有些力,是推力

  • “再不交房租,就给我滚出去!” ——房东的咆哮,这是一股让你不得不爬起来去找工作的力。
  • “你看隔壁老王家儿子,都买车买房了,你呢?” ——父母的唠叨和期盼,这是一股让你脸上发烫、心里发慌的力。
  • “对不起,我们分手吧,你给不了我想要的未来。” ——爱人的离去,这是一股能把你从浑浑噩噩中彻底打醒,让你痛不欲生的力。

这些力,简单、粗暴,但有效。它们像一记记重拳,打在你身上,让你疼,让你动。你被迫改变,被迫从“静止”状态,变成“运动”状态。虽然狼狈,但好歹是动起来了。

还有些力,是拉力

  • 你看到了一个让你心动的姑娘,你想追她。为了配得上她,你开始健身、读书、努力工作。这是 爱情的力
  • 你发现了一个能让你废寝忘食的爱好,比如摄影,比如写代码。为了拍出更好的照片,为了攻克一个技术难题,你愿意牺牲所有娱乐时间去钻研。这是 热爱的力
  • 你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告诉你“我不该只是这样”。你想去看看更大的世界,想成为一个更牛逼的人。这是 梦想的力

这些力,温柔,却更持久。它们不像推力那样让你痛苦,而是像一束光,照亮前方的路,让你心甘情愿地迈开脚步,追随而去。

但你发现没有?无论是推力还是拉力,它们都在干同一件事:改变你的“运动状态”。让你从不动,到动;从一个方向,转向另一个方向。

我们的人生,就是一部由各种内外之力共同书写的运动史。你走的每一步,每一个转弯,背后都有一双或多双“看不见的手”在作用。


最关键的,是你自己那股“力”

聊到这,你可能会觉得有点丧。合着我就是个皮球呗,谁都能来踢一脚?环境推我,我就走;别人拉我,我就动。我自己呢?我的主观能动性呢?

问得好!这才是今天我想说的核心。

物理学告诉我们,力有三个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别人给你的力,你没法选。但你自己,是可以产生一股力的!这股力,我们通常管它叫——意志力

这股力,用好了,简直是神迹。

1. 它可以对抗“惯性”。

当你每天早上想赖床的时候,把你从被窝里拽起来的,不是闹钟,是你自己的意志力。当你想放弃一个学了很久的技能时,让你再坚持一下的,不是别人的鼓励,是你自己的意志力。这股力,就是专门用来对抗那股让你“保持静止”的力的。它的大小,决定了你能不能“启动”。

2. 它可以选择“方向”。

外界的力是杂乱无章的。老板让你往东,父母让你往西,社会潮流让你往北。如果你没有自己的力,你就会被这些乱七八糟的力撕扯得晕头转向,原地打转。

而你自己的意志力,就是你人生的舵。它可以让你在众多的“力”中,选择一个你认定的方向,然后把自己的所有能量,都往那个方向使。哪怕这个方向只有你自己相信,哪怕这条路看起来最难走。

我认识一个做独立游戏开发的大佬。当年所有人都劝他去大厂,安稳,钱多。但他就是认准了,要做一款自己心中的游戏。他花了五年时间,住在租来的小黑屋里,每天面对的是代码、bug和泡面。这五年,他对抗了多少“你应该去找份正经工作”的推力?又拒绝了多少“来我们这一年N薪”的拉力?

他靠的就是自己那股力。那股力,方向极其坚定:做出牛逼的游戏。最终,游戏上线,一炮而红。他用自己的力,硬生生在乱石堆里,开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3. 它可以改变“作用点”——四两拨千斤。

蛮力是没用的。一个一米八的壮汉,可能推不动一扇锁死的门。但一个小孩,用一把钥匙,轻轻一拧,门就开了。

钥匙,就是找到了正确的“作用点”。

在人生里,这个“作用点”是什么?是你的认知,是你的方法

很多人想改变自己,就靠一股蛮力。我要减肥!然后天天跑十公里,饿得头昏眼花,坚持三天就放弃。我要学英语!然后买一本比砖头还厚的词典,从“abandon”开始背,背到“abate”就睡着了。

这就是没找到“作用点”的瞎使劲。

而聪明人,会把力用在刀刃上。他们会去研究减肥的科学方法,了解什么是热量缺口,怎么做力量训练。他们会去寻找学英语的窍门,是用App背单词,还是看美剧,还是找个语伴?

你的意志力,不应该仅仅是“我要做”的冲动,更应该是“我该怎么做”的思考。当你把力用对了地方,你会发现,改变,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痛苦。那种感觉,就像找到了杠杆的支点,轻轻一撬,整个地球……哦不,整个旧的自己,都开始晃动了。


写在最后:成为那个施力的人

从物理课上那句枯燥的定义,到如今的人生感悟,我花了十几年才慢慢咂摸出一点味道。

我们每个人,生来都是一个“物体”。被各种内外的力推着、拉着、挤着、塑造着。我们被动地改变着自己的“运动状态”,时而加速,时而减速,时而拐弯,时而停滞。

这没什么可悲哀的,这是宇宙的法则。

但我们又不仅仅是“物体”。因为我们有思想,有灵魂,有那股可以称之为“意志”的、源于自身的神奇力量。

你可以选择被动地被生活改变,也可以选择主动地去施加一个力,去改变生活,改变自己。

别再抱怨自己为什么总是停在原地,问问自己,你对抗“惯性”的力,够不够大?别再迷茫该往哪里走,问问自己,你内心的那股力,有没有一个坚定的方向?别再用蛮力去对抗整个世界,问问自己,你有没有用心去寻找那个可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点?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你,可以成为那个施力的人。

别忘了,你手里,也攥着一股力。一股足以重塑一切的力。

去用它。

清补凉
  • 本文由 清补凉 发表于 2025-07-2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lubanyouke.com/7847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