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郑州铁路学院,我的故事,不止是读书那点事儿
咱们就直接点儿,不绕弯子。我第一次听说郑州铁路学院,大概是在我高考填志愿的那会儿。那时候,感觉铁路是个特别牛气的词儿,带着一种“呼啸而过”、“连接万家”的壮丽感。而郑州,作为中国铁路的心脏,总感觉那里藏着无数的秘密和故事。所以,当我把“郑州铁路学院”这个名字写在志愿表上时,心里是带着一种冒险精神的。我那时候想的很简单,就是想离那些铁轨近一点,想看看那些轰鸣的火车到底是怎么跑起来的。

入学那年,我以为的“学院”和现实的“江湖”
刚踏进郑铁,说实话,跟我脑子里设想的“象牙塔”有点不一样。当然,学校很大,绿化也好,那种规整的校区布局,确实挺有学府样儿。但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种特有的“江湖气”。怎么说呢?就是那种,虽然大家都是来学习的,但每个人身上都有种“要干实事儿”的劲儿。你看看那些师兄师姐,谈论的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理论,而是“信号能不能跑通”、“车次能不能准点”、“钢轨的疲劳度”之类的,听着就觉得很接地气,也很酷。
我记得我刚入学的时候,特别迷茫,对铁路这个行业一无所知。但学校里那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把你牢牢吸住。教室里,图书馆里,永远都有人在认真学习。尤其是那些实训基地,那才是我觉得最“郑铁”的地方!
实训基地的“钢铁森林”:我的第二个教室
咱们得说说郑铁的实训基地,那可真是个大宝贝。我至今都记得第一次走进那个“钢铁森林”时的震撼。各种各样的轨道,各种各样的机械,火车头,信号灯…… 就好像把一个真实的铁路运营场景,原封不动地搬到了学校里。
在那里,我们不仅仅是看,更是“动手”。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会手把手地教你如何操作,如何维护,如何排除故障。我记得有一次,为了学会一个信号灯的连接,我跟几个哥们儿在实验室里捣鼓了整整一个下午,从满脸懵逼到豁然开朗,那种成就感,真的没话说!
在这里,我学会了什么叫“严谨”,什么叫“责任”。因为在铁路这个行业,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带来巨大的影响。那些曾经在实训基地挥洒的汗水,现在回想起来,都是最宝贵的财富。它们教会我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是作为一名铁路人的职业素养。
那些老师,那些故事:他们是“老铁”的灵魂
提起郑铁,绕不开的当然是那些老师。他们身上都有种特有的气质,就是那种“你问啥,他都能给你讲明白”的沉稳,以及对铁路事业那种发自内心的热爱。
我记得我有一位老师,姓王,专门教信号控制的。他讲课的时候,特别喜欢用各种例子,有时候是国外的先进经验,有时候是国内某个线路发生的真实案例。他总说:“铁路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这句话,我一直记到现在。
还有些老师,他们可能不是直接教课的,但他们是学校的“活字典”。你遇到什么技术难题,只要去请教他们,总能得到耐心的解答。他们的知识,不仅仅来自书本,更来自他们多年的实践经验。他们的故事,也构成了郑铁最动人的篇章。
毕业之后,世界在脚下延伸
毕业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浑身是劲儿,好像随时都能去征服那条奔腾不息的铁轨。郑铁给了我翅膀,让我能够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我去了祖国的东南西北,参与了各种铁路项目。有时候,在施工现场,我会看到一些熟悉的设备,听到一些熟悉的术语,然后就会想起郑州铁路学院,想起那些一起奋斗过的日子,想起那些诲人不倦的老师。
我曾经在荒漠的戈壁上,看着列车呼啸而过,感受着那种“天堑变通途”的自豪;我也曾经在雪山之巅,参与着高寒地区铁路的建设,感受着那种“挑战极限”的激情。
郑铁,不只是一个名字,是一种信仰
所以,当我再次谈起郑州铁路学院,我不是在谈论一个简单的教育机构。它是我青春的见证,是我梦想的起点,是我人生中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记。
郑铁,就像一条坚实的轨道,载着一代又一代的铁路人,驶向更美好的未来。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更是那份对事业的执着,对责任的担当,以及对国家发展的贡献。
每当夜深人静,我都会想起那些曾经在郑铁的日子,想起那些在铁轨上奔跑的身影。那是属于我们的时代,是属于我们这些“老铁”的骄傲。
如果你问我,郑州铁路学院是什么?
我会告诉你:它是无数铁路梦想的摇篮,是无数铁路灵魂的熔炉,它更是我心中那份永不褪色的“铁”的传承。那些年的经历,让我明白,选择铁路,就是选择了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的信仰。
郑铁,我的母校,我永远为你骄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