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爱吧,它能让你接触到专业以外的知识,扩展视野,没准还能发现隐藏的兴趣点呢!说恨吧,哎,一不小心选到“水课”,那就是浪费生命啊!简直是噩梦!
想当年,我刚进大学的时候,对啥都好奇,公选课选的那叫一个五花八门。结果呢?踩坑无数!有的老师讲课催眠,有的考试形式奇葩...简直是血泪史!所以,今天我决定把我这些年积累的“避坑”经验分享给你们,帮你们在公选课的海洋里,找到真正的宝藏!

选课前的“望闻问切”
选课之前,千万别盲目跟风!“这门课听说好过”、“那个老师长得帅/漂亮”,这些都不是选课的理由!咱得做足功课!
- “望”:看课程介绍! 仔细阅读课程介绍,了解课程的内容、目标、考核方式等等。看看是不是真的符合你的兴趣。如果课程介绍写的模棱两可,那就要小心了,很可能就是个大坑!
- “闻”:打听口碑! 找学长学姐打听一下,这门课到底怎么样?老师讲课水平如何?考试难不难?给分高不高?等等。口碑是检验一门公选课好坏的重要标准!别害羞,勇敢地去问吧!
- “问”:主动出击!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去旁听一下这门课。亲身感受一下老师的讲课风格,看看自己能不能接受。旁听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了解课程的方式!
- “切”:自我评估! 扪心自问,你选这门课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学知识?为了拿学分?还是仅仅为了凑数?根据自己的目的,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课程。
我的那些“踩雷”经历...不想你们重蹈覆辙!
说到踩雷,我真的是一把鼻涕一把泪!
- 雷区一: “高数赏析” 听着名字挺高大上吧?以为能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结果呢?老师照本宣科,讲了一堆高深的公式和定理,听得我云里雾里,根本不知道在讲啥!最后考试,更是惨不忍睹!挂科警告!
- 雷区二: “电影赏析” 本以为能一边看电影一边拿学分,简直美滋滋!结果呢?老师放的都是一些冷门文艺片,看完只想睡觉!而且还要写影评,简直要了老命!关键是,老师的评分标准也很迷,完全不知道怎么才能拿到高分!
- 雷区三: “书法鉴赏” 这门课倒是挺轻松的,老师主要讲一些书法的历史和流派。但是,考试的时候要写毛笔字!对于我这种字写得像鸡爪一样的人来说,简直是噩梦!
所以说,选课需谨慎啊!千万别被名字迷惑了!
良心推荐!这些公选课值得拥有!
当然,公选课里也有很多宝藏!我给大家推荐几门我上过觉得不错的:
- “摄影基础” 老师讲得很细致,从构图到光线,从相机设置到后期处理,都讲得很透彻。而且还有很多实践机会,可以拍一些照片,老师会进行点评。学完这门课,感觉自己的摄影水平提升了不少!
- “心理学入门” 这门课真的很有意思!老师会讲一些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还会结合一些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学完这门课,感觉自己更了解自己,也更了解别人了!
- “口才与沟通” 这门课非常实用!老师会教你一些演讲技巧、沟通技巧和谈判技巧。而且还有很多练习机会,可以上台演讲,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学完这门课,感觉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都提升了不少!
最后的碎碎念:选课也是一门学问!
选公选课,就像是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会遇到什么。但是,只要你做好充分的准备,就能大大提高开到好东西的概率!
记住,选课要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目标。不要盲目跟风,不要被名字迷惑,要多打听口碑,多做功课。
希望我的这些经验,能帮助你们在公选课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多收获一些知识和乐趣!
祝大家都能选到自己心仪的公选课!加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