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活了这大半辈子,见识过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年轻那会儿,总想着世界应该是个规规矩矩的模子刻出来的,每个人都得讲道理,每件事都得有逻辑,最好所有人都跟我一个想法——嘿,你说那会儿多天真!结果呢?碰得头破血流,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世界它就是个大染缸,五颜六色,甚至还有不少你叫不上名字的怪颜色,彼此交织,才有了咱们眼前这番斑斓。
你瞧瞧人与人之间的“差互”:比如我跟我家那位,结婚三十几年,俩人那叫一个天差地别。我吧,典型的“夜猫子”,晚上精神抖擞,写点东西、看点书,恨不得把白天拉长。她呢,标准“早起鸟”,天刚蒙蒙亮就洗漱完毕,哼着小曲儿去菜市场了。你说这作息时间,差得多大?晚上我正嗨着,她已经睡得跟小猪似的;早上我还在梦里会周公,她已经把早饭端桌上了。刚开始那几年,没少为这事儿拌嘴,我觉得她睡得早影响我;她嫌我起得晚,耽误她。后来呢?慢慢的,不就磨合出来了嘛。她出门前,会悄悄给我留个条,上面写着“早饭在锅里,别忘了吃”;我半夜起来,也会注意关小声响,生怕吵醒她。你看,这不一样的作息,反倒成了我们生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一种彼此迁就的默契,一种带着温度的差互。

再说我那几个老哥们儿,性格那叫一个南辕北辙。老张是个实打实的“慢性子”,做什么都慢悠悠的,说话也温和,像杯放凉的普洱。老李呢,火爆脾气,雷厉风行,嗓门大得隔着两条街都能听见他笑。我们仨一块儿出去喝酒,老张慢悠悠地斟酒,老李早就把杯子举到我面前了,催着“喝啊喝啊!”。按理说,这样的人凑一块儿,指不定得多别扭。可怪就怪在,每次聚会,我们仨都是最开心的。老张的沉稳能把老李那股子“急头白脸”劲儿给拉回来一点,老李的热情又能把老张的“温吞水”给搅活起来。少了谁,这桌酒都少了味儿。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最迷人的地方,不是吗?那些棱角分明,那些格格不入,最后却成就了一段段不可替代的情谊。
你再看看社会里的“差互”:咱们身边,各种观点、各种声音,那真是多得像天上的繁星,密密麻麻,亮暗不一。比如关于教育吧,有主张“快乐教育”的,觉得孩子玩得开心最重要,别给太大压力;也有人推崇“鸡娃模式”,觉得不拼不抢,将来就会被淘汰。两边都有各自的道理,都有拥趸。在网上,这种讨论更是激烈,常常吵得不可开交,好像非得辩个你死我活,分出个对错。可事实是,这世界压根儿就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啊!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情况,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禀赋。正是这种对教育理念的“差互”和探讨,才推动着我们不断反思,不断进步。如果所有人都一个脑袋瓜,都只会一个调调,那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不就成了一潭死水了吗?想起来都觉得可怕!
还有城市里那些光怪陆离的景象,也充满了差互。你走在大街上,前面可能是个西装革履的白领,急匆匆地赶着上班;旁边也许是个穿着时尚的潮人,耳机里放着震耳欲聋的音乐;后面搞不好就是个大爷大妈,推着小车慢悠悠地去公园遛弯。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在同一个空间里,做着各自的事情,彼此也许互不相干,但又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鲜活的肌理。如果整条街上都是一模一样的人,穿一样的衣服,走一样的步子,那画面感,你想想,是不是特别像科幻电影里那些被程序控制的机器人?那得多瘆人!
再深挖一层,连我们自己的内心,也是个充满“差互”的小宇宙。白天工作时,我们可能是个严谨细致的“打工人”,晚上回家,可能又变回了那个懒散、爱吐槽的“沙发土豆”。面对父母,我们是乖巧懂事的孩子;面对孩子,我们是循循善诱的家长;面对朋友,我们是肝胆相照的兄弟姐妹。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嘿,其实都是啊!这些不同的面向、不同的角色,它们彼此交织,甚至有时还会打架,可正是这种内心的“差互”,才让我们的个性更丰满,更立体,更有深度。我们的想法也是这样,前一秒可能还在为某件事纠结不已,后一秒又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这种思维的跳跃,情感的起伏,不正是生命力的体现吗?
以前我总觉得,所有的不一致,所有的偏差,都是需要去“修正”的。就像小时候考试,答案必须一模一样,错一个字都不行。长大了才明白,生活不是标准化考试,它更像一场没有固定剧本的即兴表演。那些看似“不和谐”的音符,恰恰可能是精彩乐章的铺垫;那些你觉得“不完美”的边角,没准儿正是构筑独特风景的关键。
所以啊,面对这无处不在的“差互”,我的态度变了。以前,看到跟自己不一样的,就想去“纠正”,去“说服”;现在呢,更多的是去观察,去理解,去好奇。我开始享受那些意想不到的碰撞,因为它们常常能擦出新的火花,拓展我的认知边界。我甚至觉得,那些在摩擦中产生的微小疼痛,也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这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精彩。
你看,一杯咖啡,如果没有牛奶和糖的“差互”,它可能就只有苦涩;一盘菜,如果少了酸甜苦辣咸的“差互”,那味道得多寡淡;一幅画,如果只用一种颜色,那它还叫画吗?这世间万物,从宏观的宇宙星辰,到微观的原子粒子,无一不是在“差互”中运转,在“差互”中演变,在“差互”中维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
与其抱怨那些不合心意的地方,不如换个角度,去欣赏这份多样性。与其努力把所有人都塑造成一个样子,不如享受各自的独一无二。别再强求一律了,那多没意思。真正有趣的人生,恰恰是那些充满变数,充满“差互”,甚至偶尔带着点小惊喜的旅程。所以啊,下次你再遇到那些让你觉得“怎么会这样?”或者“这跟我想的不一样啊!”的时刻,不妨深吸一口气,然后带着一点点玩味的心情,去感受它,去拥抱它。毕竟,差互,才是生活的底色,也是它最迷人的注脚。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