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觉得,“成功”这个词,现在有点变味儿了?
打开手机,随便划拉两下,扑面而来的就是各种“succeeds”的模板:25岁财务自由,30岁喜提豪车,环球旅行的照片背景永远是蓝天碧海,事业有成的故事里主角总是那么云淡风轻,仿佛一切都毫不费力。

妈耶,这剧本,写得比电视剧还精彩。
看得多了,焦虑就像潮水一样,一波一波地拍打着我这颗不算太坚强的小心脏。好像我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追赶KPI的过程,如果没在某个特定的年龄节点完成某个特定的“成就”,我就是个loser。
但,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我就想跟你聊聊,把这个被供上神坛的词——“succeeds”——给拽下来,掰开揉碎了,看看它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我们都被“结果式成功”给骗了,而且骗得不轻
先说说我们通常理解的“succeeds”是啥。
它是一个结果。一个终点。一个可以被量化、被展示、被贴上标签的东西。
比如:*考上了一所好大学。(Succeeds!)*找到了一份高薪的工作。(Succeeds!)*买了一套市中心的房子。(Succeeds!)*公司上市敲钟了。(Big Succeeds!)
我们被一种宏大的、戏剧性的、恨不得配上交响乐的成功叙事给绑架了,好像人生的价值就悬于那一个瞬间——敲钟、剪彩、拿到那个烫金的offer、或者是在同学聚会上云淡风轻地提起自己又买了哪里的房。
但这种“结果式成功”,在我看来,简直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陷阱。
为什么?
因为它忽略了过程中所有的挣扎、狼狈、自我怀疑和一地鸡毛。它把人生简化成了一张打卡清单,你勾掉一项,获得短暂的快感,然后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个,永无止境。
我还记得几年前,我跟几个朋友一起搞一个小的线上项目。那时候我们打了鸡血一样,没日没夜地干,觉得只要我们的产品上线,拿到融资,我们就算“succeeds”了。我们把这个瞬间当成了唯一的目标,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抵达那个“罗马”。
结果呢?产品上线了,数据不好不坏,投资人见了几个,都客客气气地说了“再看看”。那个我们翘首以盼的“成功瞬间”根本就没出现。团队的士气一落千丈,大家开始互相埋怨,最后不欢而散。
现在回想起来,我最后悔的不是项目没成,而是我们所有人都死死盯着那个虚无缥缈的“结果”,完全忘记了去享受并肩作战的过程。那些深夜里一起吃泡面、为一个bug争得面红耳赤、看到第一个真实用户留言时的激动……这些瞬间,其实才是最珍贵的。
那个项目,按照世俗的标准,是彻头彻尾的失败。但它教会我的东西,比任何一次“成功”都多。
它让我明白,把人生的幸福感和价值感,全部押注在几个不可控的“结果”上,是一件多么危险且愚蠢的事情。
“Succeeds”是个动词,不是名词,OK?
所以,我想提出一个可能有点“反鸡汤”的观点:
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不是“success”(那个名词),而是“succeeds”(这个持续发生的动词)。
什么意思?
意思是,成功不是一个终点站,它是一种状态,一种正在进行的过程。它藏在每一个具体的行动里,每一个微小的进步中。
它不是山顶那面迎风招展的旗帜,而是你攀登过程中,每一次呼吸的调整,每一次踩稳脚下的石头,每一次抬头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就是现在。就是此刻。
- 你花了一个小时,终于啃下了一本专业书里最难懂的一章。 这就是succeeds。你成功地获取了新知。
- 你拖了很久的健身计划,今天终于穿上跑鞋出门跑了三公里,汗流浃背。 这就是succeeds。你成功地战胜了惰性。
- 你跟一个很难缠的客户,磨了两个下午,终于把方案敲定了。 这就是succeeds。你成功地解决了一个难题。
- 你鼓起勇气,和家人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沟通,解开了一个心结。 这就是succeeds。你成功地修复了一段关系。
看到了吗?这些事情,可能不会让你登上福布斯排行榜,也不会在朋友圈获得几百个赞。它们微小、日常,甚至有点平淡。
但它们是真实的,是滚烫的,是完全由你掌控的。
当你把视角从遥远未来的那个“大成功”,拉回到当下正在发生的“小成功”时,你会发现,整个人都松弛下来了。焦虑感会大大降低,取而代代的是一种脚踏实地的掌控感和持续的正反馈。
你不再是为了一个虚幻的“人生巅峰”而苦苦支撑,你是在享受每一个“正在成功”的瞬间。
来,我们重新定义一下自己的“Succeeds”清单
我知道,完全摆脱世俗的评价体系很难。我们都是社会动物,渴望被认可。
但我们可以有意识地,为自己建立一个内在的、更加多元和健康的评价体系。这就像给自己的精神世界装一个“杀毒软件”,自动过滤掉那些有毒的、单一的成功标准。
不如,我们现在就来试试,重新写一份属于我们自己的“Succeeds”清单?这份清单不给任何人看,只给自己。
它可以是这样的:
1. 过程的成功 (The Succeeds of Process)
- 专注于“做”本身,而不是结果。写代码时,享受逻辑构建的乐趣;画画时,沉浸于色彩的流动;做饭时,感受食材在手中的变化。当你的目标是“把这件事做好”而不是“做成这件事拿去炫耀”时,快乐是翻倍的。
2. 韧性的成功 (The Succeeds of Resilience)
- 搞砸了?太棒了!这意味着你又多了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真正的succeeds,不是从不跌倒,而是在跌倒后,能给自己拍拍土,骂一句“我靠”,然后站起来。 这种从混乱和失败中重建秩序的能力,比任何光鲜的履历都值钱。
3. 自洽的成功 (The Succeeds of Authenticity)
- 说白了,就是“做你自己”。你有没有为了迎合别人,说过违心的话,做过拧巴的事?当你能坦然地拒绝不合理的要求,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能选择那个不被看好但自己真正热爱的方向时,你就succeeds了。这种内在的和谐与统一,是千金不换的。
4. 体验的成功 (The Succeeds of Experience)
- 去尝试,去犯错,去体验。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旅行,学一个没什么“用”但自己很感兴趣的技能(比如手语或者口琴?),跟不同背景的人聊天…… 让你的生命充满故事,而不是只有成就。 当你老了,能让你会心一笑的,往往是这些鲜活的、独一无二的体验,而不是银行账户里冰冷的数字。
写在最后:在自己的时区里,持续“成功”
我们活在一个被无限加速的时代。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的兔子,疯狂地往前跑,生怕被落下。
但我想说,亲爱的,别急。
人生不是一场百米冲刺,它更像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甚至,它根本就不是一场比赛。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别再盯着别人手里的奖杯了,看看自己脚下的路。
那个通宵改完PPT后,在凌晨四点看到的城市天空;那个费尽心力做出的、也许有点丑但很好吃的蛋糕;那个终于学会弹奏的、断断续续的曲子……这些,都是你生命里闪闪发光的“succeeds”瞬间。
它们构建了你,定义了你,让你的生命变得丰盈而独特。
所以,忘掉那个被过度包装的、标准化的“成功”吧。
让我们拥抱这个动词,这个正在进行时的“succeeds”。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在每一次微小的努力中,去发现、去创造、去感受属于我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成功。
祝你,在自己的时区里,人间清醒,持续“succeeds”。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