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
有人在后台问我,一个特简单,又特不简单的问题:“鹿的英语怎么说?”

我看到这个问题,先是笑了。心想,这不就是Deer嘛?小学二年级水平。但紧接着,我的思绪就像脱缰的野马,一下从这个单词冲了出去,冲进了一片广袤的森林,里面有迷雾,有溪流,有各种各样的鹿在奔跑、在凝视、在低头吃草。
我跟你讲,这事儿吧,就像剥洋葱,你以为就一层皮,结果剥开一层还有一层,剥到最后,没准儿还能给你呛出眼泪来。
所以,如果你只想知道一个词应付考试,那好,答案就是Deer。文章结束,你可以关掉页面了。
但如果你跟我一样,觉得语言不只是符号,它是有血有肉、有故事有画面的,那就泡杯茶,坐稳了,咱俩今天好好聊聊这头“鹿”。
一上来就给你个下马威:单复数同形!
这绝对是第一个坑,也是最常见的坑。
一只鹿,是a deer。一群鹿,还TM是deer。不是 deers!
One deer, two deer, a herd of deer.
记住这个,你已经干掉了50%的初学者。为啥会这样?这得追溯到古英语了,有些从日耳曼语系来的名词,它的复数形式就是不变的。就像 sheep(羊)和 fish(鱼)一样。你就把它当成一个“规矩”,一个老祖宗传下来的、不讲道理但又酷得要命的规矩。
所以下次你看到一群鹿在夕阳下奔跑,千万别激动地喊出 “Look at those beautiful deers!”,那会显得很……外行。轻轻地,带着一丝欣赏的语气说 “Look at the deer.”,瞬间感觉就不一样了,对吧?
“公鹿母鹿小鹿” 可不是 “Male Deer, Female Deer, Baby Deer” 这么简单
好了,基础课上完了,现在进阶。
你不会跟人介绍你家宠物时说“这是公狗,那是母猫”吧?太干巴了。英语里也一样,对于鹿这种在文化中如此重要的动物,人家早就给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鹿起了专门的名字。这些词,才真正能让你说的话有画面感。
-
公鹿:Stag / Buck
这两个词都有“公鹿”的意思,但感觉上有点微妙的区别。
Stag 这个词,听起来就特别有气势。我一听到 Stag ,脑子里浮现的就是那种苏格兰高地上,晨雾缭绕,一头巨大的雄鹿,顶着极其华丽繁复的鹿角,昂首站在山巅,睥睨众生。它带着一种古典、雄壮甚至有点神话色彩的感觉。哈利·波特他爸的守护神,就是一头Stag,对吧?那种感觉,就是力量和守护的象征。
Buck 呢,就更接地气一些,尤其在北美更常用。它就是你在国家公园里开车,突然从路边林子里窜出来的那头。它很强壮,很警觉,但更像一个“野生动物”,而不是一个“神兽”。所以你说 a young buck ,就是指一头精力旺盛的年轻公鹿。很多时候,这两个词可以互换,但那种语感上的细微差别,特别有意思。
-
母鹿:Doe / Hind
Doe 这个词,你肯定眼熟。《音乐之声》里那首经典的 “Do-Re-Mi” 唱的就是:“ Doe, a deer, a female deer. ” 简直是刻在DNA里的旋律。Doe 这个词本身就带着一种温柔、母性的光环。它的发音圆润、柔和,就像母鹿那双温顺的大眼睛。
Hind 相对来说,更书面化,也更常见于英国文学作品。感觉上, Hind 对应的就是 Stag ,它们俩是一对,带着那种古典贵族范儿。而 Doe 对应 Buck ,更像是北美大农村的日常组合。
-
小鹿:Fawn
这个词太美了。 Fawn 。
一想到它,就是迪士尼动画《小鹿斑比》(Bambi)里那个身上布满白色斑点,腿细得跟火柴棍似的,跌跌撞撞跟在妈妈后面的小家伙。 Fawn 这个词,完美地捕捉到了幼鹿那种天真、脆弱又充满生命力的感觉。它不仅仅指“小鹿”,甚至可以引申为一种颜色—— fawn color ,就是那种浅浅的黄褐色,特别温柔。
所以,你看,一套组合拳下来:
A majestic stag leading his herd of hinds and does , while a newborn fawn tries to find its feet.(一头雄伟的公鹿带领着他的鹿群,而一只刚出生的小鹿正踉踉跄跄地学着站立。)
怎么样?是不是比 “A male deer leads a group of female deer, and a baby deer is learning to walk” 要生动一万倍?这就是词汇的力量。
鹿角不是 Horn,是 Antler!别再傻傻分不清
这是另一个知识点,也是装逼利器。
很多人看到鹿角,第一反应就是horn。大错特错!
Horn是什么?是牛角、羊角那种。它的核心是角蛋白(keratin),跟你我的指甲是同一种物质。它是中空的,长出来就不会脱落,终身陪伴。
而鹿角,是Antler。这玩意儿是实心的骨质结构,是哺乳动物里唯一能够完全再生的器官,简直是个奇迹。Antlers每年都会脱落(shed),然后重新长出来。新长出来的鹿角上会包着一层有血管和神经的绒皮,叫velvet,摸起来温温的,充满生命力。等到鹿角完全长成、骨化后,这层velvet就会脱落。
所以,下次你再看到那种挂在墙上的鹿头标本,你可以指着那华丽的角,云淡风轻地说一句:“What magnificent antlers!” 旁边的人绝对会对你刮目相看。
当“鹿”闯入我们的日常生活:那些有趣的俚语
语言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它会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鹿,这种美丽又警觉的动物,自然也成了英语俚语的常客。
-
Deer in the headlights
这个表达太形象了!你想象一下,深夜开车在乡间小路上,远光灯一开,突然一头鹿就愣在路中间,一动不动,瞪着两只大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你。它不是不想跑,而是被强光和突如其来的危险吓傻了,完全僵住。
所以, to be like a deer in the headlights ,就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极度震惊、害怕或紧张而呆若木鸡,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比如,老板突然在会上点名让你发表看法,你毫无准备,脑子一片空白,那个状态,就是 a deer in the headlights 。
-
Oh, dear! / Dear me!
这个 "dear" 和鹿 "deer" 只是同音,并没有任何关系。但我觉得放在这里说特别好玩。"Oh, dear!" 是一种非常温和的、略带一丝无奈和同情的感叹,类似于我们说的“哎呀!”“天哪!”。
比如你不小心打碎了一个杯子,就可以说 “Oh, dear! I've broken the cup.”
别把“亲戚们”搞混了:Reindeer, Moose, Elk
聊完了Deer,就不能不提提它那些经常被搞混的“亲戚们”,它们都属于鹿科(Deer Family),但长相和名气可差远了。
-
Reindeer (驯鹿)
这可是大明星!圣诞老人的坐骑嘛。 Reindeer 生活在寒冷的北极圈附近,无论公母都长角(这是它和大部分鹿的一大区别)。在北美,野生的 Reindeer 通常被称为 Caribou 。它们是长途迁徙的专家,性情相对温顺,所以才能被人类驯养,帮圣诞老人拉雪橇。一提到 Reindeer ,就是漫天飞雪、铃儿响叮当和红鼻子鲁道夫(Rudolph the Red-Nosed Reindeer)的画面。
-
Moose (驼鹿)
这家伙是鹿科里的巨无霸,绝对的“坦克”。 Moose 的体型极其庞大,肩高就能超过两米,体重能达到七八百公斤。它们的鹿角不是树枝状的,而是巨大、扁平的掌状。Moose 主要生活在北美的北部和欧亚大陆。它们看起来笨重,但其实是游泳健将,而且脾气不太好,在野外遇到,绝对要绕着走。那个雄壮的身躯,跟我们印象中轻盈的鹿完全是两个物种的感觉。
-
Elk (马鹿/麋鹿)
Elk 是体型仅次于 Moose 的第二大鹿种。它们体态雄伟,尤其是公鹿,鹿角巨大而优美。Elk 的叫声非常独特,是一种高亢嘹亮的鸣叫(bugling),在山谷里回荡,特别有穿透力。在美国,Elk 是黄石公园等地的标志性动物。但要注意,在英国, Elk 这个词有时指的是 Moose ,而他们管北美那种 Elk 叫 Wapiti 。这就有点乱了,但一般在北美语境下, Elk 就是指那种大型的马鹿。
最后的闲聊:语言背后的温度
写了这么多,从一个简单的单词Deer,扯到了它的家庭成员、身体构造、文化俚语,还有一堆“远房亲戚”。
为什么我要这么啰嗦?
因为我总觉得,学语言,最忌讳的就是把它当成一堆需要死记硬背的冰冷符号。每一个词的背后,都有它所承载的文化、历史和鲜活的生命力。
下次你再说起“鹿”,希望你脑海里浮现的,不再仅仅是 "D-E-E-R" 这四个字母。
你会想到,那头雄壮的Stag,温柔的Doe,和踉跄的Fawn。你会想到,Antlers每年荣枯的生命循环。你会想到,那个被车灯吓傻的deer in the headlights的可怜表情。你甚至会想到,远在北极,正准备为圣诞节开工的Reindeer。
你看,一个词,就是一个世界。
而我们学语言,不就是为了能走进更多、更精彩的世界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