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
我敢打赌,十个学英语的人里,九个半都曾被whom这个词折磨过。它就像个英语语法里的幽灵,你感觉它好像无处不在,尤其是在那些看起来“高级”的句子里,但真要你用的时候,你又完全抓不住它。你盯着它,它也盯着你,空气里充满了尴尬。

“Who 和 whom,不都是‘谁’吗?干嘛搞这么复杂?”
我懂你。真的。我曾经也在这坑里摔得不轻。每次想在邮件或者作文里秀一下,想用个 whom,都得先在脑子里演练八百遍,最后还是默默换成了 who 或者 that,心里想着:算了,别装了,安全第一。
但是,今天,我想跟你聊聊这个“磨人的小妖精”。不跟你扯那些“主格宾格”的专业术语,听着就想睡。咱们就用大白话,用你能立刻上手的法子,把它一次性拿下。这不光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让你在真正需要精准、优雅地表达时,手里有牌可打。
一锤定音的“绝杀技”:Him/Her 测试法
忘掉所有复杂的语法规则。现在,我只教你一招,一招就够。
这个方法,我称之为“Him/Her 测试法”。
划重点!绝杀技来了:用 he/him 或者 she/her 来替换你想用 who/whom 的地方。
如果替换后,用 him (他,宾格) 或者 her (她,宾格) 句子才通顺,那原句就该用 whom 。
如果替换后,用 he (他,主格) 或者 she (她,主格) 才通顺,那原句就该用 who 。
你看,whom和him,是不是长得还有点像?都以 “m” 结尾。这就是个小小的记忆窍门。
是不是有点懵?别急,我们来实战演练一下,你马上就明白了。
场景一:
你想问:“你昨天看见谁了?”英文是 "____ did you see yesterday?"
现在用我们的测试法。把句子改成陈述句来回答这个问题:“I saw ____ yesterday.”空格里填什么?是 “I sawheyesterday” 还是 “I sawhimyesterday”?答案显而易见,肯定是him啊!好了,既然是him,那对应的问题就该用whom。所以,最“正确”的问法是:Whom did you see yesterday?
场景二:
你想说:“是谁吃了我的蛋糕?”英文是 "____ ate my cake?"
我们来回答这个问题:“____ ate my cake.”空格里填什么?是 “Heate my cake” 还是 “Himate my cake”?当然是He!既然是he,那对应的问题就该用who。所以,这句话就是:Who ate my cake?
是不是瞬间感觉自己智商上线了?就这么简单。真的。不骗你。这个方法几乎可以解决你 99% 的 who/whom 困惑。
Whom 的“高光时刻”:它最爱在哪儿抛头露面?
掌握了上面的“绝杀技”,你基本上已经毕业了。但如果你想更上一层楼,想知道 whom 这位“语法贵族”通常在哪些场合出现,从而用得更自信,那就接着往下看。
1. 介词后面,它的“专属王座”
这是 whom 最常见,也最“霸道”的用法。只要它出现在to, for, with, about这些介词后面,那没得商量,必须是whom,用 who 就是错的。
想象一下这个画面:你在写一封非常正式的求职信或者推荐信。开头那句经典的“敬启者”,英文怎么说?To whom it may concern:你看,介词to后面,跟着的就是whom。这里你换成 who,那可就太外行了。
再比如,海明威那本著名的小说《丧钟为谁而鸣》,英文名是啥?For Whom the Bell Tolls.介词for后面,依然是whom。你总不能说 “For Who the Bell Tolls” 吧,听着就像个盗版书名。
生活小贴士: 在口语里,为了避免这种 to whom/for whom 的正式感,人们经常会把介词扔到句子最后面。
比如,不说 “With whom did you go?” (你和谁一起去的?)
而是说 “ Who did you go with ?”
感觉是不是一下就从西装革履变成了T恤牛仔裤?轻松多了。但请记住,在书面语里,尤其正式写作中,把介词提前,搭配 whom,会让你显得专业得多。
2. 作为动词的直接“承受者”(宾语)
这其实就是我们一开始用 “Him/Her 测试法” 解决的那个问题。Whom 在这里,扮演的是一个动作的接受者。
- Whom should we hire? (我们应该雇佣谁?)
- 测试一下:We should hire him . -> 所以用 whom。
- The man whom I met yesterday was very friendly. (我昨天遇到的那个人非常友好。)
- 测试一下:I met him yesterday. -> 所以用 whom。
但是,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在日常对话里,用 whom 真的会显得有点……用力过猛。现在绝大多数的母语者,都会直接用 who 来代替。
- “ Who should we hire?”
- “The man who I met yesterday was very friendly.”
甚至更偷懒一点,直接省略掉:
- “The man I met yesterday was very friendly.”
听起来完全没问题,而且更自然。所以,你明白了么?语法正确的 whom 在这里,更像是一件“礼服”,你可以在晚宴上穿,但在日常逛超市的时候,就没必要了。
那么,我到底该不该用 Whom?—— 一点个人感悟
聊了这么多,你可能会问:“老兄,你说了半天,我到底是该用还是不该用啊?”
我的看法是:要懂,但不必滥用。
把它看作你工具箱里的一件精密仪器。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把锤子(who)就能解决问题。但当你需要雕刻一件艺术品时,比如写一篇重要的论文、一份商业计划书、一封给未来岳父大人的信……那这件精密仪器(whom)就能派上大用场了。
它能展示出你对语言的敬畏和你的文化素养。它是一种 subtle(微妙)的信号,告诉读者:“嘿,我不仅会说英语,我还懂它的精髓。” 这在某些场合,能为你赢得额外的尊重。
但反过来,如果你在和朋友撸串、喝啤酒的时候,突然冒出一句:“With whom are you drinking?”(你正和谁喝酒呢?),我保证,你的朋友会用一种看外星人的眼神看着你。那时候,一句简单的 “Who are you drinking with?” 才是拉近彼此距离的正确方式。
语言是活的,是流动的,是为人服务的。掌握 whom 的用法,不是为了让你变成一个迂腐的“语法警察”,到处纠正别人的“错误”。而是为了让你在不同的语境下,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你知道什么时候该穿西装,什么时候该穿T恤。语言,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别再害怕 whom 了。它不是你的敌人,而是你的一个隐藏技能。下次再见到它,用我们的“Him/Her 测试法”跟它打个招呼,你会发现,这个曾经让你头疼的家伙,其实还挺简单的,不是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