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哥们儿姐们儿们,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深夜,万籁俱寂,面前的屏幕白得晃眼,鼠标箭头在文档里孤独地闪烁着,而你的脑子里,呃……大概只有一团浆糊。键盘上的灰尘都比你打出来的字多!标题想了半天,开头憋了半天,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唉,这文章啊,到底应该怎么写才能不那么僵硬,不那么无聊,才能让人家愿意点进来,读下去,甚至读完之后还想跟你唠两句?”这是不是你心底的呐喊?别急,别慌,我懂你,真的懂。因为,我就是那个曾经无数次在键盘前抓耳挠腮,恨不得把屏幕吃下去的“写作困难户”。

今天,咱们就敞开了聊聊,这写作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以及,应该怎么写,才能真正写出点儿人味儿,写出点儿心意,写出点儿能打动别人的东西来。来来来,搬好小板凳,瓜子汽水儿备好,咱们这堂“非典型写作课”开讲啦!
第一关:写什么?—— 内容,得有“活”气儿
很多人一谈到写作,第一反应就是“要写有深度、有见解的东西”。这话没错,但问题是,啥叫“有深度”?啥叫“有见解”?你是不是也曾为了追求这俩词儿,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写出来的东西味同嚼蜡,连你自己都读不下去?
1. 别写“正确”的废话,写点儿你真正想说的!
讲真,咱们从小到大,被太多“标准答案”给框住了。写作文,要积极向上;写评论,要客观公正;写文章,要有理有据。结果呢?写出来的东西,就像教科书的注释,冰冷、死板,毫无生气。
我的经验是,先别管什么“正确”,你肚子里那点儿最想吐槽的、最想分享的、最让你兴奋得跳脚的,甚至是最让你郁闷得想骂娘的,统统倒出来!那才是你的“真东西”。
还记得我刚开始写博客那会儿,总觉得得写点儿“高大上”的科技评论,结果每次都像在嚼蜡。后来有一次,我只是简单地分享了我在街边小摊吃到的一碗特别好吃的面,从面的汤头讲到老板娘的热情,那种油然而生的幸福感,把每一个细节都描绘得淋漓尽致。你猜怎么着?那篇几百字的小短文,反响比我之前那些“深度评论”好多了!读者留言说:“妈呀,看你写得我都要流口水了,明天就去你说的店尝尝!”
看到了吗?真情实感,永远是通往读者内心的VIP通道。你不必成为什么专家,你只需要成为一个真诚的分享者。
2. 观察力,那可是超能力啊!
素材去哪儿找?很多人抱怨没东西写。拜托,你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经历,都在感受,这本身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啊!
- 地铁上,一个埋头看手机的年轻人,他屏幕上闪过的字句,是不是藏着一个故事?
- 菜市场里,大妈跟小贩讨价还价的画面,那生动的对话,是不是能写出一篇接地气的市井百态?
- 午饭时,同事之间一个眼神的交流,是不是透露出某种微妙的人际关系?
你得把你的感官打开,像个好奇的侦探,也像个敏感的诗人。别老是盯着手机,偶尔抬抬头,看看周围的世界。那些被你忽略的细枝末节,往往就是最生动的素材。记在心里,或者随手掏出手机记下来,哪怕只是几个关键词。
我曾经因为一个路边摊的招牌上写错了字,引发了一系列对“完美主义”和“人间烟火气”的思考,最后写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你以为写的是错别字,其实写的是生活哲学!
3. 观点,得有“我的”味儿!
当然,光有故事不行,还得有你的态度,你的观点。但这里的“观点”不是让你去搞辩论赛,而是要有你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比如,你写共享单车,是想夸它方便环保,还是想吐槽乱停乱放,或者想讨论它对城市管理带来的挑战?无论哪种,都请加上你独有的滤镜和思考。别老是人云亦云,大家都说好的,你非要挑点儿刺儿;大家都骂的,你非要找点儿闪光点。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独立思考,往往更能吸引眼球。
即使是相同的论题,你的角度、你的例子、你那份独有的“拧巴”或“豁达”,都会让你的文字与众不同。
第二关:怎么写得好?—— 语言的魔法棒
有了内容,接下来就是“怎么包装”的问题了。这就像烧菜,食材再好,厨师手艺不行,照样难以下咽。
1. 口语化,就对了!
还记得你跟好朋友聊天时的状态吗?放松、自然,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偶尔冒出个段子,偶尔插一句感叹。写文章,就照着那个感觉来!别老是想着“这是篇文章,我得端着点儿”。
- 少用那些生硬的词语,比如“鉴于此”、“不言而喻”、“毋庸置疑”。换成“所以说呢”、“那还用说”、“你品你细品”。
- 句子结构别太规矩,可以有自然的停顿,甚至偶尔的倒装。“今天这事儿,把我给气得!不行,我得吐槽一下。”是不是比“今日发生之事,令我颇为不悦,故欲一吐为快。”听起来带劲儿多了?
- 多用问句、感叹句,跟读者互动起来。“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哎呀妈呀,简直绝了!”
2. 节奏感,像心跳一样,有起有伏!
文章的节奏感,特别重要。一长串的排比句读下来,读者容易喘不过气;一连串的短句,又显得过于跳跃。长短句交错使用,就是高手!
比如,你可以这样写:“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缝,悄悄爬上我的脸。很暖。鸟儿叽叽喳喳,叫得欢快。我翻了个身,不想起来。但生活的号角已经吹响,你我皆是匆匆的赶路人,哪有时间沉溺于这片刻的慵懒?”
短短几个句子,有长有短,有描述,有感慨,读起来是不是特别顺畅?就像一首有抑扬顿挫的歌。
3. 画面感,嗖地一下,直接把人拉进你的世界!
别干巴巴地讲道理,要用细节,用色彩,用声音,用气味,把你的场景“画”出来。
- “他很生气”—— 改成 —— “他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杯里的水都晃出来了,嘴角绷得死死的,眼睛里像有两团火在烧!”
- “天气很好”—— 改成 —— “阳光像金色的碎屑,洒满了整条街道,风轻轻拂过,带着淡淡的花香,路边的梧桐叶被晒得卷起了边儿,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看到没?用感官去写,读者才能身临其境。你写的东西,得让读者能“看到”、“听到”、“闻到”、“尝到”、“摸到”,那才叫真的有血有肉。
4. 词汇,别老是那几个高频词,偶尔“炫”一下!
不是让你去堆砌生僻字,而是让你在准确表达的基础上,偶尔跳出舒适区,选择一些更有趣、更生动、更具体的词语。
- “好”—— 可以是“绝了”、“顶呱呱”、“妙不可言”、“令人拍案叫绝”。
- “难过”—— 可以是“心如刀绞”、“愁肠百结”、“郁闷得想钻地缝”、“眼眶发热”。
很多时候,一个恰到好处的词语,就能让整个句子瞬间“活”过来。别怕尝试,去翻翻同义词词典,或者平时多留意那些好文笔的人是怎么遣词造句的。
5. 少点儿套路,多点儿真诚,打破标准模板!
什么“总-分-总”,什么“起承转合”,这些固然是基本功,但如果我们一味地遵循,就会让文章变得可预测、无聊。
偶尔来点儿“意识流”,跳跃一下思维,甚至来点儿小小的离题,只要最终能圆回来,反而能展现出你的个性和魅力。比如,你正在写一个严肃的话题,突然插入一个轻松的段子,或者一个突如其来的反问,都能打破阅读的惯性,带来“惊喜感”。
第三关:写作的心态与秘诀—— 坚持与爱,还有那一点点“野蛮生长”
写作这事儿,除了技巧,心态和习惯更重要。
1. 先写烂,再写好!别怕!
空白文档才是你最大的敌人。很多人迟迟不肯动笔,就是怕写不好,怕被嘲笑。我跟你说,甭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你脑子里的想法倒出来,哪怕是“狗屁不通”也没关系!
就像一个水龙头,你得先拧开,把里面的浑水放掉,清水才能哗啦啦地流出来。第一稿永远是用来“倒垃圾”的,它粗糙、凌乱,但它承载了你的最初想法和能量。等你倒完了,再一点一点地打磨,裁剪,修饰。
2. 多看,多读,多“偷师”!但要消化!
想写好?那就去读那些写得好的文章啊!论坛里的精彩回复、知乎上的高赞回答、公众号的热门文章、甚至那些你觉得特别有意思的个人博客……去看看他们是怎么起标题的,是怎么开头的,是怎么讲故事的,是怎么表达观点的。
但记住,是“偷师”,不是“照搬”!你要学习的是他们的思路、他们的结构、他们的语言风格,然后消化吸收,转化成你自己的东西。如果你只是复制粘贴,那写出来的东西依然没有灵魂。
3. 修改,是第二次创作,而且要“狠”!
很多作者写完初稿就直接发了,殊不知,一篇好文章,往往是改出来的。大胆删减,毫不留情!那些你觉得可有可无的字句,那些重复啰嗦的表达,那些华而不实的比喻,统统砍掉!
我改文章的时候,经常会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比如,把这篇文章的字数砍掉20%。你会发现,在砍掉那些“冗余”之后,文章反而变得更加精炼、有力。
4. 寻找你的“写作场域”:那是你的专属充电站!
每个人都有一个地方,能让他们感到放松,思维活跃。对我来说,是家附近那家有点儿吵闹但咖啡很棒的小店。背景音乐若有若无,身边人来人往,那种“置身事外”的疏离感,反而能让我更容易进入写作状态。
你呢?是安静的图书馆角落?是夜深人静的卧室?还是午后阳光洒满阳台的藤椅上?找到那个能让你灵感迸发、笔下生花的地方,把它变成你的“写作圣地”。
5. 爱它,才能写好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得对你写的东西,保持一份热情和爱意。
如果你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为了KPI,为了所谓的流量,那么你的文字里,就很难有那种打动人心的温度。只有当你真正喜欢你所写的主题,真正想把你的想法分享出去,那种热爱才会通过文字,感染到每一个读者。
写作,说到底,就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一场与世界的交流。它不是一个冰冷的任务,而是一次充满激情和创造力的旅程。
写下去,就是最好的答案!
你看,聊了这么多,其实“应该怎么写”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公式”。它更多的是一种感觉,一种心流,一种你在不断尝试、不断摸索中,逐渐找到的“我的方式”。
别害怕犯错,别担心写得不够好。最重要的,是开始写,然后坚持写下去。你的文字,会随着你的经历和思考而成长,会逐渐形成你独一无二的风格和印记。
每一次你敲击键盘,每一次你组织语言,每一次你修改润色,你都在让自己的思想变得更清晰,让自己的表达变得更精彩。
所以,还等什么呢?把手机扔到一边,关掉那些让你分心的APP,打开你的文档,或者拿起你的笔,把那些藏在你心底里、脑子里、血液里的东西,痛痛快快地,写出来吧!
相信我,当你真正投入进去,当你感受到文字带来的那种酣畅淋漓的快感时,你会发现——写作,原来可以这么好玩,这么有力量!
去写吧,去创造吧!世界的某个角落,正有人等着被你的文字触动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