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这段中国革命史上最波澜壮阔的篇章,是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进行的一场战略转移。它不仅是军事上的奇迹,更是中国革命精神和意志的象征。那么,这场伟大的长征究竟始于何时呢?
长征的起点,要追溯到1934年10月。当时,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面临着国民党军队几十万大军的包围。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中央红军被迫放弃根据地,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长征的第一阶段。他们翻越了崇山峻岭,跨越了滔滔江河,经历了无数的艰险和考验。长征的初期,红军在国民党军的追击下,一路向西,经过了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省份,最终到达了贵州。
1935年1月,红军在贵州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会议纠正了博古、李德的错误领导,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的领导地位,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遵义会议后,红军继续长征,经过了云南、四川、甘肃等省份,最终到达了陕北。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史上的一次重大胜利。它不仅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传播了革命思想,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除了长征的起止时间,我们还可以从长征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即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英勇顽强精神、艰苦奋斗精神、顾全大局精神、严明纪律精神和密切联系群众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精神支柱。
长征精神不仅在过去激励着中国人民取得胜利,也将在未来继续鼓舞着我们克服一切困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