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尊师重道的千古佳话,背后的主人公是谁?

“程门立雪”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讲述了两位学者在风雪中恭候老师的故事,体现了古代学子尊师重道的精神,千百年来广为流传。但你知道吗?这个故事背后,其实隐藏着两位主人公。

故事发生在北宋时期,当时的洛阳,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吸引了无数求学的年轻人。故事的主人公之一,名叫 游酢 ,江西人,从小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但他不满足于现状,听闻洛阳有位德高望重的理学大师—— 程颐 ,便千里迢迢,前往拜师学艺。

程门立雪的主人公

游酢来到程家,恰逢大雪纷飞。他顾不上寒冷,急切地叩响了程家大门。然而,程颐正在闭目养神,并未察觉。游酢不愿打扰老师休息,便静静地站在门外等候。

与游酢同行的,还有他的同窗好友 杨时 。杨时比游酢年长,为人稳重。看到好友在风雪中伫立,他也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游酢身旁,一同等候老师。

大雪越下越大,寒风刺骨,积雪很快便淹没了他们的双脚。但游酢和杨时始终没有丝毫怨言,他们顶风冒雪,恭敬地站在门外,这一站,就是几个时辰。

直到程颐醒来,打开房门,才发现门外站着两位白雪覆盖的“雪人”。他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连忙将二人迎进屋内。

程颐看着冻僵的游酢和杨时,感动地说:“你们如此尊师重道,我定当倾囊相授。”从此,游酢和杨时便留在了程家,跟随程颐学习理学,最终学有所成,成为了著名的理学家。

“程门立雪”的故事,体现了游酢和杨时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老师的尊敬。他们不畏严寒,坚守师门外,这种求学精神和尊师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拓展:

“程门立雪”的故事,也反映了古代师徒关系中“传道授业解惑”的深刻内涵。老师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做人的道理。而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也不仅仅是礼节上的表达,更是一种对知识和道德的敬畏。这种相互尊重、教学相长的师徒关系,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今天的人们借鉴和发扬。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4-06-2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lubanyouke.com/1956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