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母暗沙,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以南约140海里处,是中国最南端的海底暗沙。它是一片珊瑚礁,面积约1.4平方公里,平时没入水下7至10米。曾母暗沙的发现和归属问题,一直是中外争论的焦点。
1935年4月,我国测量船“定安”号在南海上进行测量工作时,发现了这一暗沙。1947年,我国政府将其命名为“曾母暗沙”。曾母暗沙的发现,巩固了我国在南海上主权的范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多次重申了对曾母暗沙的主权。1988年,我国政府在曾母暗沙上设立了主权标志。2012年,我国政府在曾母暗沙附近海域建立了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站。这些举措彰显了我国捍卫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
曾母暗沙不仅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还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暗沙周围海域是重要的渔场,盛产金枪鱼、旗鱼等多种经济鱼类。此外,曾母暗沙附近的海底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然而,曾母暗沙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曾母暗沙容易受到台风、季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之非法捕捞和采矿等活动,曾母暗沙的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一些破坏。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曾母暗沙的保护工作。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曾母暗沙及其附近海域的监测和管理,打击非法捕捞和采矿活动,保护曾母暗沙的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
曾母暗沙作为我国最南端的版图边陲,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印记,更肩负着保卫国家主权和维护海洋权益的重任。在未来的发展中,曾母暗沙将继续受到各方关注,成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