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简称“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国家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全国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占地面积1200亩,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教授、副教授1000余人。学校设有17个学院,涵盖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拥有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四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0个。
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中国政法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2年,当时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将原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法制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司法部干部学校、最高人民法院干部学校、最高人民检察院干部学校等单位合并组建中国政法大学。学校成立之初,以培养社会主义法治人才为己任,致力于为国家建设提供法律人才支撑。
教学科研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
中国政法大学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法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学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拥有一批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他们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在法律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国际化视野。
培养了大批优秀法律人才,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多年来,中国政法大学培养了大批优秀法律人才,他们活跃在国家立法、司法、执法、法律服务等各个领域,为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推动国家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还积极参与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为国家立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面向未来,不断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政法大学将继续秉承“法治精神,人文底蕴,时代担当”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加强科研创新,扩大国际合作,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延伸阅读:
除了培养法律人才,中国政法大学还积极开展法律普及工作,为社会公众提供法律知识和服务。学校设立了法律援助中心,为贫困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开办了法律讲座,向社会公众普及法律知识;还参与了社区法律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律普及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做出了积极贡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