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芙蓉楼”,脑海中总会浮现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千古名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脍炙人口的《芙蓉楼送辛渐》令无数人心驰神往,也让人对诗中的芙蓉楼充满了好奇。那么,这座寄托着诗人高洁情怀的芙蓉楼究竟在哪里呢?
其实,历史上叫“芙蓉楼”的地方并不少见,单单与王昌龄的这首诗歌有关联的就有两处,一处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另一处则位于江苏省镇江市。

我们先来说说湖南岳阳的芙蓉楼。它坐落在岳阳市洞庭湖畔,与著名的岳阳楼隔湖相望。这座芙蓉楼始建于唐代,几经兴衰,如今我们看到的已是清代重建的建筑。虽然历经沧桑,但楼阁依然飞檐翘角,气势恢宏。登上芙蓉楼,凭栏远眺,洞庭湖的壮阔景色尽收眼底,令人心胸开阔。
而位于江苏镇江的芙蓉楼则更具传奇色彩。据史料记载,王昌龄曾在此担任江宁丞,这座芙蓉楼便是他为官期间的住所。与岳阳芙蓉楼的雄伟壮阔不同,镇江芙蓉楼更显清幽雅致。它背靠金山,面临长江,环境清幽,风景秀丽。想象着诗人当年在此挥毫泼墨,吟诗作赋,不禁让人对这座小小的楼阁充满了敬意。
那么,王昌龄诗中的芙蓉楼究竟指的是哪一座呢?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有人根据诗歌内容推测,诗中的“楚山”指的是湖南境内的山脉,因此认为芙蓉楼应该在湖南岳阳。但也有人认为,王昌龄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在镇江任职,因此诗中的芙蓉楼更有可能是指他居住的地方。
孰是孰非,如今已难以考证。但无论哪一座芙蓉楼,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都值得我们去探寻、去感受。
除了芙蓉楼的地理位置之谜,王昌龄的诗歌本身也蕴藏着深刻的寓意。 “一片冰心在玉壶”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它表达了诗人光明磊落、坦荡无私的高尚情操。在仕途遭遇挫折之时,王昌龄并没有消沉,而是以“冰心”自喻,表明自己坚守信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首诗歌也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抒发情怀、表达理想抱负的典范之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