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下一句是什么?解锁这句古语的深层含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出自《论语·公冶长》的古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简洁明了地阐述了学习应具备的两种品质:勤奋好学和谦虚请教。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句名言还有后半句,它完整的面貌和更深层的含义也常常被人忽视。

其实,“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下半句是“是以谓之文也”。这句话出自何处,又该如何理解呢?

敏而好学下一句

“是以谓之文也”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所以说这就是‘文’啊”。这里的“文”并非指文章或文字,而是指一种修养、一种境界,是通过学习积累、涵养品德而达到的高尚人格魅力。

将前后两句结合起来理解,便能体会到孔子对“文”的深刻阐释。他认为,仅仅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还不够,这只是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最终目的是要达到“文”的境界,即拥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那么,如何才能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进阶到“是以谓之文也”的境界呢?

1.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指导自身行为,做到知行合一。

2. 博采众长,兼容并蓄: 要广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不局限于某一领域,同时要善于吸收不同观点和思想,不断完善自身认知。

3. 修身养性,提升境界: 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人格的塑造。要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培养宽容、仁爱、正直等优秀品质,不断提升自身境界。

总而言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是一个完整的学习理念。它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不断进取、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要勤奋好学、谦虚请教,更要注重实践、提升修养,最终达到“文”的境界,成为一个拥有高尚品格和人格魅力的人。

拓展:

这句古语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要保持“敏而好学”的态度,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同时,也要保持谦虚的心态,不耻下问,积极向他人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用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4-06-2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lubanyouke.com/3457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