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它描绘了古代求学者尊师重道的精神,也展现了求知若渴的学习态度。故事的主人公,并非只有一位,而是两位宋代著名的理学家—— 杨时 和 游酢 。
北宋时期,杨时与游酢一同师从理学创始人之一的 程颢 。程颢去世后,他们慕名拜访程颢的弟弟 程颐 ,希望继续深造。

一个冬日,杨时和游酢来到程颐家中求见。此时,程颐正在闭目养神。为了不打扰老师休息,二人便恭敬地站在门外等候。不知不觉间,天空中飘起了鹅毛大雪,将他们覆盖。直到程颐醒来,推开门时,才发现门外站着两位浑身是雪的学生。
程颐被杨时和游酢的求学精神深深感动,欣然收下这两位弟子。在程颐的悉心教导下,杨时和游酢刻苦学习,最终都成为了著名的理学家,并分别开创了“ 龟山学派 ”和“ 廌山学派 ”,对后世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程门立雪”的故事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是因为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
尊师重道: 杨时和游酢对老师的尊敬不仅仅体现在言语上,更体现在行动中。他们冒雪等待,只为不打扰老师休息,这种发自内心的尊重令人敬佩。
求知若渴: 为了追求学问,杨时和游酢不辞辛劳,千里求学。即使面对恶劣的天气,他们依然坚持等待,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值得我们学习。
谦虚好学: 杨时和游酢在学术上已经颇有造诣,但他们仍然虚心向程颐请教。这种谦虚好学的态度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程门立雪”的故事不仅是古代求学者的典范,也为我们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榜样。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更应该学习杨时和游酢的求学精神,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拓展:
“程门立雪”的故事也反映了宋代理学兴盛的社会背景。宋代理学家注重师承关系,强调“传道授业解惑”,师生之间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接受者,更是思想的碰撞者和传承者。杨时、游酢和程颐之间的师生关系,正是宋代理学发展的一个缩影,也体现了当时浓厚的学术氛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