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被一篇科普文章深深吸引,却不明白它是如何将复杂的概念解释得如此清晰易懂?又或者你是否也想让自己的文字更具说服力,让读者眼前一亮? 其实,这背后隐藏着一些写作的小技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说明方法”。
什么是说明方法?

简单来说,说明方法就是用简洁、准确、清晰的语言,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构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方法。不同的说明方法有不同的表达效果,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够让文章条理清晰,增强说服力。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1. 举例子: 顾名思义,就是列举有代表性的、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事物特征,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
例如:沙漠中有一种植物叫梭梭树,它抗旱能力极强,只需一点水就能存活。(列举梭梭树这一例子说明其抗旱能力强)
2. 作比较: 将两种或多种事物进行比较,突出被说明事物的特点,使说明的对象更加鲜明。
例如:鲸的体重很大,最大的可达150吨,相当于30头大象的重量。(将鲸和大象的体重进行比较,突出鲸的体重之大)
3. 列数字: 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特征,使说明的对象更加准确具体,具有说服力。
例如: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丰富,总储量约为13.86亿立方千米,但淡水资源只占2.53%。(用数字说明地球水资源的总储量和淡水资源占比)
4. 打比方: 将抽象的事物用比喻的方式,把事物的特征说得更形象、具体,更容易理解。
例如:天上的星星像无数眨着眼睛的小眼睛。(将星星比作小眼睛,形象地说明了星星闪烁的样子)
5. 分类别: 按照一定的标准,将说明的对象分成不同的类别,分别进行说明,使说明条理清晰。
例如:图书馆里的图书种类繁多,按内容可分为文学类、科技类、艺术类等。(按内容将图书分成不同类别,条理清晰)
6. 下定义: 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性的说明,使说明对象更加严谨准确。
例如: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对光合作用这一概念进行科学准确的定义)
7. 列图表: 利用图表来辅助说明,能够更加直观、清晰、简洁地呈现信息,增强说明的直观性和可读性。
例如:在介绍人口增长趋势时,可以使用图表展示不同年份的人口数量变化,使读者一目了然。
如何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
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应该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和需要说明的侧重点,选择合适的说明方法,或者将多种说明方法结合使用,才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更具说服力。
拓展: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除了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外,说明文的语言还具有以下特点:
准确性: 要求使用准确的语言,不能用含糊、模棱两可的词语,也不能使用修辞手法。
科学性: 说明事物要符合科学性,不能凭空捏造,也不能主观臆断。
条理性: 说明的顺序要合理,层次要分明,以便于读者理解。
通俗性: 语言要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晦涩难懂的词汇。
掌握说明方法和语言特点,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说明文,也能提升我们自身的表达能力,让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游刃有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