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志愿填报季,铺天盖地的招生信息中,“提前批”三个字总是格外引人注目。一些机构打着“提前批录取率高”、“低分上名校”的旗号,吸引着考生和家长们的目光。那么,提前批到底是什么?它真的如宣传的那样“香”吗?今天就来带你一探究竟!
一、提前批是什么?

其实,提前批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招生批次,而是高考招生录取工作中的一个时间段,一般在本科一批之前进行录取。简单来说,可以把提前批理解为高考录取的“优先车道”,一些有特殊招生要求的高校或专业会在这个阶段提前选拔学生。
二、提前批招哪些人?
提前批主要招收以下几类考生:
特定院校或专业: 如军队院校、国防生、公安类院校、航海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公费师范生等。
有特殊要求的考生: 如具备体育特长、艺术特长的考生,以及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高校专项计划等。
三、提前批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
录取时间早: 提前批在本科一批之前进行录取,录取结果出来得早,考生和家长可以早做打算。
竞争相对小: 由于提前批招生对象比较特殊,很多考生并不符合条件,因此竞争相对较小,录取率相对较高。
部分院校专业优势明显: 提前批招生院校中,不乏一些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高校或专业,对考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劣势:
招生计划有限: 提前批招生计划一般比较少,可选择的范围相对较窄。
专业服从调剂受限: 提前批录取原则相对严格,部分院校或专业对专业服从调剂的要求较高,考生填报志愿时需要慎重考虑。
错失其他批次机会: 提前批一旦被录取,就不能再参加其他批次的录取,考生需要权衡利弊。
四、要不要报考提前批?
是否报考提前批,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符合条件且有意向的考生: 如果你符合提前批招生条件,并且对提前批的院校或专业非常感兴趣,那么可以考虑报考。
分数优势明显、追求稳妥的考生: 如果你高考分数比较高,追求录取的稳妥性,也可以考虑报考提前批作为保底选择。
分数一般、想“冲一冲”的考生: 如果你高考分数一般,但又想尝试报考更好的院校或专业,可以将提前批作为“冲一冲”的选择。
五、拓展:如何选择合适的提前批院校和专业?
选择提前批院校和专业时,除了要考虑自身兴趣和特长,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了解院校和专业的招生政策: 不同院校和专业在提前批的招生要求、录取规则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需要仔细阅读招生章程,避免因不符合条件而错失机会。
评估自身实力和竞争情况: 提前批虽然竞争相对较小,但也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考生需要对自身的成绩和排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参考往年的录取数据,选择与自身实力相匹配的院校和专业。
结合未来发展规划: 提前批部分院校和专业对毕业后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的限制,例如师范类院校公费师范生毕业后需要在指定地区从事教育工作。考生在选择时,需要结合自身未来发展规划,避免做出不合适的选择。
总而言之,提前批只是高考录取的一种方式,并非所有考生都适合报考。考生和家长要根据自身情况,理性分析利弊,做出最优选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