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美丽冰城哈尔滨,有一所与共和国同龄、与海洋共情缘的高校,它孕育了无数的科技英才,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贡献着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力量。它就是以“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及核能应用)为特色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这所高校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海军工程系,是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沐浴着共和国的朝阳,一代代哈军工人白手起家、艰苦奋斗,在松花江畔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多个第一,被誉为“中国造船工程师的摇篮”。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哈军工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1994年,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开启了“军转民”的全新征程。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科技前沿,学校不断深化改革,坚持特色发展,在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中谱写了新的辉煌篇章。
走进哈工程,你会感受到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独特的校园文化。学校拥有1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形成了以“三海一核”为特色的学科体系,船舶与海洋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位居全国前列,在水声工程、核动力工程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优势。
哈工程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拥有亚洲最大的室内仿真海洋实验池、国内首座智能船舶试验池等一批世界一流的教学科研设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学校还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国内外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的优秀学子。
从哈军工到哈工程,这所高校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扎根祖国大地,奋斗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第一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展望未来,哈工程将继续秉承“哈军工”的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己任,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根本,向着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拓展段落:
除了在“三海一核”领域的卓越成就,哈尔滨工程大学也积极响应国家“双一流”建设要求,不断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学校近年来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等新兴学科领域持续发力,成立了一批新兴交叉学科研究院,并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广泛合作,努力打造新的学科增长点,为学校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