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教导建议》答记者问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教导建议》(以下简称《教导建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教导建议》有关内容回答了记者提问。

1.请介绍一下颁布《教导建议》的背景。

答:促进幼儿园和小学科学衔接,全方位做好入学筹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工作,确保儿童顺利达成从幼儿园向小学生活过渡,对其身心健康和终身进步具备要紧意义。

一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要紧举措。《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进步的若干建议》部署拓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行动,需要“小学起始年级需要按国家课程准则坚持零起点教学”。《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方位提升义务教育水平的建议》明确需要“一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着重做好幼小衔接”。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看重,多次需要深入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

二是建设高水平教育体系的紧迫任务。长期以来,受传统文化和学制影响,幼儿园和小学分属不一样学段,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两个学段相互离别、互不衔接,非常多儿童入学适应面临不一样程度的困难,成为基础教育的痛点难题问题。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建设高水平教育体系,需要加大统筹协调,切实解决好幼小衔接问题。

三是规范办学行为的迫切需要。因为社会角逐的加剧,家长一般感到焦虑,对孩子怀有过高期望。校外培训机构拓展超前培训,推波助澜;一些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迎合家长。这些不规范行为严峻扰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破坏了教育生态,需要加大规范引导,确保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2.请介绍一下《教导建议》的研制过程。

答:我司高度看重文件研制工作,组建由高校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课程专家、基础教育教研员、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参加的专家团队,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拓展研究论证和文件起草工作。

(一)问卷调查。选取东、中、西五个省份,面向幼儿园、小学和教育行政部门拓展了问卷调查,全方位了解幼小衔接的近况和问题。

(二)专题研究。搜集整理其他国家幼小衔接的政策经验和国别案例,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和地方有关幼小衔接的政策规定,概括借鉴有关经验。

(三)研制文本。多次组织专家召开线上会议和现场研讨会,围绕文件框架和主要内容进行反复研究讨论和修改,形成了文件初稿。

(四)征求建议。组织召开多场座谈会,听取有关专家、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和家长的建议。面向战线征求了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建议,并依据建议建议对文稿做了进一步修改健全。

3.请问推进幼小衔接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教导建议》坚持科学导向,提出了四条基本原则,确保幼小衔接工作沿着科学方向推进。

一是坚持儿童为本。准确把握儿童学习进步特征与规律是促进科学衔接的根本,文件提出关注儿童进步的连续性,尊重儿童的原有经验和进步差异,帮儿童做好身心全方位筹备和适应,培养有益于儿童终身进步的习惯与能力。

二是坚持双向衔接。衔接工作是幼儿园和小学一同的责任,文件强调树立衔接意识,幼儿园和小学协同合作,科学做好入学筹备和入学适应,减缓坡度,促进儿童顺利过渡。

三是坚持系统推进。幼小衔接是一个系统性工作,文件提出整理多方教育资源,行政、教科研、幼儿园和小学统筹联动,家园校共育,形成合力。

四是坚持规范管理。强调打造动态监管机制,加强治理力度,纠正和扭转校外培训机构、幼儿园和小学违背儿童身心规律的做法和行为,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提供好的教育生态。

4.《教导建议》对推行幼小衔接提出了哪些工作举措?

答:《教导建议》包括一个主文件和两个附件。主文件聚焦幼儿园和小学两个主体,强化衔接合力,提出了五条主要举措。针对幼儿园,需要帮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筹备。针对小学,需要将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改革小学一年级教育教学方法,强化与幼儿园教育相衔接。针对教研部门,需要打造幼小联合教研规范,教导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加大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与研究。针对家园校合作,需要幼儿园和小学打造家园校共育机制,帮家长认识过度强化常识筹备、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的害处,积极配合做好衔接。针对教育部门,需要整理各方资源,统筹推进衔接工作,进一步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违反教育规律行为的持续治理。

两个附件从儿童进步的视角,分别对幼儿园做好入学筹备教育和小学做好入学适应教育提出具体、可操作的教导。围绕身心筹备与适应、生活筹备与适应、社会筹备与适应与学习筹备与适应四个方面明确了进步目的、具体表现和教育建议。进步目的和具体表现重点明晰了影响儿童入学筹备和入学适应的重要指标和合理期望,解决“衔接什么”的问题,力求做到科学性、专业性。教育建议重点列举了帮儿童做好入学筹备和适应的教育渠道和办法,解决“怎么样衔接”的问题,力求增强教导性、操作性。

文件立足于建设高水平教育体系,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育人体系一体化,幼儿园和小学同步行动,不只要转变观念,还要推进实践落实,切切实实把衔接的“陡坡”变成“缓坡”,着力达成三个“转变”:一是改变衔接意识薄弱,小学和幼儿园教育离别的情况,推进双向衔接;二是改变过度看重常识筹备,超前学习、超标教学的情况,做好科学衔接;三是改变衔接机制不完善的情况,达成有效衔接。

5.幼儿园做好入学筹备教育应重点把握那几个方面?

答:针对幼儿园做好入学筹备教育,《幼儿园入学筹备教育教导要素》突出问题导向,主要强调了三点:一是准确把握入学筹备的内涵。针对社会上过度看重常识筹备的问题,强调将身心筹备、生活筹备、社会筹备和学习筹备等方面有机融合和渗透,不可以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筹备,或用小学常识技术的强化练习替代全方位筹备。二是处置好按部就班与把握重点的关系。既强调将入学筹备贯穿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全过程,从小班开始逐步培养幼儿身心基本素质,又强调大班依据马上进入小学的特殊需要,推行有针对性的入学筹备教育。三是尊重幼儿身心进步规律。强调用科学的、符合幼儿学习特征的方法,不只帮幼儿做好入学筹备,还要帮幼儿做好终身学习的筹备。

6.小学做好入学适应教育应重点把握那几个方面?

答:针对小学做好入学适应教育,《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教导要素》从教育观念到课程推行,对小学提出了系统性的改革需要,着力改变过去让学生适应学校的传统做法,强调为儿童入学适应筹备好学校。主要把握四点:一是强化主动衔接。需要小学教师树立结实的衔接意识,转变教育观和儿童观,主动了解幼儿园教育特征,积极倾听儿童需要,创设包容和支持性的学校环境。二是着重适应过渡。需要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幼小衔接适应期,在班级环境、作息安排等方面与幼儿园相衔接,解决幼儿园与小学教育中衔接坡度过大问题。三是关注个体差异。为预防用统一的准则需要每一个儿童,挫伤其入学积极性,强调尊重儿童原有经验和进步水平,有针对性地为每一个儿童提供个别化的教导。四是深化课程改革。需要小学探索与幼儿园相衔接的入学适应教育,合理安排小学一年级课程内容,改革小学一年级教育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为每一个儿童搭建入学适应的阶梯。

出处:教育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ubanyouke.com/60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