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首气势磅礴、豪迈雄浑的词作,正是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名为《沁园春·雪》。这首词作于1936年2月,当时正值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毛泽东率领红军东渡黄河,准备开展东征抗日。面对眼前壮丽的雪景,胸怀革命豪情的毛泽东挥笔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沁园春·雪》全词如下: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词的上阕描写了北国雪景的壮阔景象。作者以“千里”、“万里”的广阔视野,描绘出一幅冰封雪飘、雄浑壮丽的画面。“望”字领起,将视线引向远方,长城内外、大河上下,都被白雪覆盖,一片“莽莽”、“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静态的山原赋予动态的美感,仿佛银蛇在山间舞动,白象在雪原奔腾,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而“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则将这种气势推向高潮,展现出作者豪迈的气概和凌云壮志。
词的下阕由景入情,以“江山如此多娇”承接上文,引出对历史英雄的评说。作者以“惜”、“稍逊”等词语,对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历史人物进行了精辟的评价,肯定了他们的功绩,同时也指出了他们的不足。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一句,则对成吉思汗这位历史征服者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认为他只是武功卓著,缺乏文化建树。最后,作者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结,表达了对未来充满信心,要创造更辉煌历史的豪情壮志。
《沁园春·雪》全词气势磅礴,意境雄浑,语言精炼,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既有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又有对历史人物的评说,更有对未来的展望,充分展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拓展段落:
《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和词中所表达的豪情壮志,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息息相关。当时,中国共产党正处于革命的低潮期,红军经历了长征的艰苦考验,但革命的火种依然在燃烧。毛泽东创作这首词,正是为了鼓舞士气,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念。词中所展现的豪迈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也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