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是西晋文学家李密写的一篇著名的辞赋,它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精妙的文笔,千百年来一直备受人们的推崇。文章以其真挚的情感、朴实的语言、精巧的结构,成功地塑造了李密忠孝两难的内心世界,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理解《陈情表》的关键在于把握其中心思想和人物形象。文章的核心是李密面对母亲年迈,无法尽孝,又肩负着国家重任,难以辞官的矛盾心理。李密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自己对母亲的深切孝心和对国家事业的忠诚。

一、理解文章主旨
《陈情表》以“臣密言”开篇,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将要陈述的是内心深处的想法。李密以“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开篇,点明了写作目的,即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这恐惧和不安,源于他无法兼顾母亲和国家之间的矛盾。
李密在文中通过对母亲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深切孝心。他用“臣少事先人,先人早卒,臣母以臣无兄弟,躬自抚养臣,臣少,先人有遗训,臣不敢违也”来阐述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并表明自己“不敢违”先人遗训,要为国家效力。
李密接着又详细描述了自己在朝廷中任职多年,亲眼目睹了国家危难,并以“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来表达自己“不敢辞”的忠诚。
二、默写经典篇章
《陈情表》中有很多精彩的篇章值得我们默写,以下列举几个:
“臣少事先人,先人早卒,臣母以臣无兄弟,躬自抚养臣,臣少,先人有遗训,臣不敢违也。” 这句话表达了李密对母亲的深切孝心,也表明了李密要为国家效力的决心。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这句话是李密表达自己内心恐惧和不安的中心句,也是整篇文章情感的升华点。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这句话表达了李密对国家忠诚的决心,也体现了李密忠孝两难的矛盾心理。
三、拓展延伸:忠孝两难的抉择
《陈情表》中所展现的忠孝两难的困境,是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而报效国家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当这两者发生冲突时,人们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李密在文中以“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表达了自己在忠孝两难中的挣扎和痛苦。他最终选择了忠于国家,但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孝心。
《陈情表》不仅仅是一篇辞赋,它更是一部反映古代社会矛盾的真实写照。它揭示了古代社会中忠孝两难的困境,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学习李密的爱国情怀,同时也要学会孝敬父母,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