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一个有点羞涩的话题,那就是我的“赧赧”体验。啥意思呢?就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尝试写作,写了一篇自己觉得还凑合的文章,然后鼓起勇气发出去,结果嘛……嗯,体验复杂,脸红是常态。
故事的起因:想搞点副业,看到写作机会就冲了!

其实我一直都挺羡慕那些能用文字表达自己的人,感觉他们脑子里装满了故事,手指一动就能噼里啪啦打出一篇精彩的文章。再加上最近手头有点紧,想搞点副业,正好在网上看到一些写作投稿的信息,就想着,要不我也试试?
准备阶段:痛苦的选题,卡壳的开头
说干就干!第一步当然是选题。我绞尽脑汁,把自己能想到的东西都列了出来:
美食测评(pass,我只会吃)
职场吐槽(pass,怕被老板看到)
旅游攻略(pass,穷游党没资格写攻略)
……
最后,我决定写一篇关于个人成长的文章。毕竟最近也在努力提升自己,希望能给别人一些启发。
选题定了,接下来就是开头。天呐,这可太难了!我对着电脑屏幕发呆了整整两个小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各种“如何写好开头”的技巧看了无数遍,什么悬念式开头、引用式开头、设问式开头……全都用不上!
实在没办法,我只好硬着头皮写了一句:“大家好,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
写作过程:灵感忽来,疯狂输出,然后……自我怀疑
开头艰难地开始了,后面的内容倒还算顺利。可能是因为主题是自己比较熟悉的,所以思路还算清晰。
写作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像个被打了鸡血的战士,手指在键盘上飞舞,一个个字句像泉水一样涌出来。有时候为了一个合适的词语,我会翻遍字典和各种写作素材网站。
重点来了:一定要多查资料,别想当然!
比如,我一开始想用一个比较专业的术语,但是自己又不太确定是不是正确,就偷懒没查。结果写完之后,被朋友指出来用错了,瞬间尴尬到脚趾抠地。
所以,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写作一定要严谨,不懂就问,不会就查!
好不容易写完了,我反复修改了好几遍,感觉还不错。但是,当我把文章发给朋友看的时候,他们的评价却让我有点崩溃:
“内容有点散,感觉没有重点。”
“语言太口语化了,不够正式。”
“例子不够生动,没有代入感。”
当时我的内心是崩溃的,感觉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东西,一文不值。
投稿:忐忑不安,石沉大海
修改完之后,我鼓起勇气把文章投给了几个我关注的公众号。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
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邮箱,看看有没有收到回复。但是,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一个星期过去了……我的文章就像石沉大海一样,没有任何消息。
被拒稿?或者直接被忽略?
说实话,当时我真的有点灰心。觉得自己可能真的不是写作这块料。
赧赧的总结:经验教训和一点点鼓励
虽然第一次写作经历有点失败,但是我还是从中学习到了很多。
选题很重要,要选择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领域。
开头一定要吸引人,可以尝试不同的写作技巧。
内容要有逻辑性,重点突出,最好能结合一些案例或者故事。
语言要流畅自然,但是也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最重要的是,要多学习,多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给想尝试写作的小伙伴一些建议:
1.不要怕失败,勇敢地写出来!没人一开始就是大神,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2.多看书,多阅读,积累素材。输入是输出的基础,只有看的多了,才能写出东西。
3.加入一些写作社群,和其他小伙伴交流学习。可以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一起进步。
4.坚持下去,不要轻易放弃!写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
最后,我想对自己说:第一次写作虽然有点“赧赧”,但是没关系,下次我会做得更好!也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正在写作道路上奋斗的小伙伴们一点点鼓励。
记住,脸红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尝试!勇敢地写下去,总有一天,你会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