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有没有和小时候的我一样,被“n”和“l”这两个小妖精搞得晕头转向的朋友?明明知道发音不一样,可一到说的时候,就忍不住“南”北不分,“蓝”绿混淆。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对让人头疼的兄弟——边音和鼻音,保证你看完这篇文章,以后再也不会傻傻分不清啦!
什么是边音和鼻音?

在正式开讲之前,咱们先来科普一下啥是边音和鼻音。简单来说,它们都是辅音,也就是发音的时候,气流会在口腔中受到阻碍。而它们的区别就在于:
鼻音:发音时,软腭下垂,堵住口腔的通道,气流主要从鼻腔流出。像“n”、“m”、“ng”这些都是鼻音。
边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但是舌头的两边留有空隙,气流从舌头的两边流出。普通话里只有一个边音,那就是“l”。
说白了,鼻音就是让气儿从鼻子出来,边音就是让气儿从舌头边边出来。
边音“l”的独特性
咱们先来说说边音“l”。它在普通话里可是个“独苗”,没有其他兄弟姐妹。发音的时候,你可以试试:
1.舌尖轻轻抵住上齿龈,就像要发“d”、“t”的时候一样。
2.但是!注意!舌头要放松,让舌头的两边留出空隙。
3.然后,让气流从舌头两边流出来,同时声带振动,发出“l”的声音。
要点就是,舌头别太用力,留出空隙让气流溜走。
你可以对着镜子观察,看看你的舌头是不是抵住了上齿龈,但是舌头两侧是放松的。
敲黑板:“l”是个响亮的辅音,发音时声带一定要振动!
鼻音“n”的挑战
相比于孤单的“l”,鼻音“n”的挑战在于它容易和“l”混淆。很多朋友(尤其是南方的小伙伴)都觉得这两个音很难区分。
发“n”的时候,记住:
1.舌尖同样要抵住上齿龈,动作和“l”很像。
2.但是!重点来了!这次,你的软腭要下垂,完全堵住口腔的通道。
3.所有的气流都要从鼻腔里出来。
你可以捏住鼻子试试,如果发“n”的时候,捏住鼻子就发不出声了,那就说明你发对了!
关键点:确保气流完全从鼻腔发出,口腔是被堵住的。
绕口令来帮忙!
光说不练假把式,咱们来几个绕口令练练手,保证让你在欢声笑语中掌握“n”和“l”的发音技巧。
练习“l”的绕口令:
老龙恼怒闹老农,老农恼怒闹老龙。农怒龙恼农更怒,龙恼农怒龙怕农。
蓝教练是女教练,吕教练是男教练。蓝教练不是男教练,吕教练不是女教练。
练习“n”的绕口令:
牛郎恋刘娘,刘娘念牛郎,牛郎年年恋刘娘,刘娘年年念牛郎。
新郎和新娘,拿着捏泥人,捏完新郎捏新娘,捏好泥人上泥床。
“n”和“l”混合绕口令(终极挑战):
门口有四辆四轮大马车,你爱拉哪两辆来拉哪两辆!
刘奶奶找牛奶奶买牛奶,牛奶奶说你拿牛奶换我的榴莲。
绕口令的关键在于慢!一开始不要追求速度,要把每个字音都发清楚,尤其是“n”和“l”的区别。慢慢地,你会发现你的舌头越来越灵活,发音也越来越准确。
技巧性区分:语感也很重要
除了发音方法,语感也很重要。有些字,你多读几遍,自然就能感受到它的发音是“n”还是“l”。
比如:
“努力”,你试试发成“nǔlì”,听起来是不是怪怪的?
“恼怒”,你试试发成“lǎonù”,是不是也觉得不对劲?
多听、多说、多模仿,培养良好的语感,也能帮助你区分“n”和“l”。
方言的影响
不得不承认,方言对普通话学习的影响是很大的。有些方言里,根本就没有“n”这个音,或者“n”和“l”的发音非常接近。
如果你是受方言影响比较大的朋友,也不要灰心!只要你坚持练习,掌握正确的方法,一样可以克服困难。
建议:
多听标准普通话:看新闻、听广播、看电影,让自己沉浸在普通话的环境中。
找个小伙伴一起练习:互相纠正发音,共同进步。
不要怕犯错:犯错是学习的必经之路,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总结:
好啦,说了这么多,咱们来总结一下边音“l”和鼻音“n”的区别:
发音方式不同:“l”是边音,气流从舌头两边流出;“n”是鼻音,气流从鼻腔流出。
口腔阻碍方式不同:“l”发音时,舌头两侧有空隙;“n”发音时,口腔完全被堵住。
发音部位相同:两者都是舌尖抵住上齿龈。
最最重要的是,勤加练习!没有什么技巧比得上日复一日的坚持。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彻底搞懂边音和鼻音的区别。以后再也不要说“兰州”是“南州”啦!加油!你一定可以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