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要聊点儿厉害的,啥呢?庄子的《逍遥游》!这可是中国古代哲学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啊。别一听“哲学”俩字就害怕,其实庄子的思想特别接地气,简单来说就是教你怎么活得更自在、更洒脱。
咱们先来瞅瞅这篇经典原文,然后再用大白话给它翻译翻译,保证你看了之后茅塞顿开,觉得自己也能像庄子一样,在精神世界里“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

《逍遥游》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翼若垂天之云,其身若蛇,其尾若鲂。其鸣也,犹击钟鼓。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
>故曰:‘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虽少,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白话翻译
好,接下来咱们用现代人的话说说这段文字到底在讲啥:
>北边的大海里住着一种鱼,叫做鲲。这鲲呀,大得你都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少千里长。它还能变成一种鸟,名字叫鹏。这鹏的背,也是大得没边儿,翅膀展开就像天上的云一样。这种鸟啊,等海面上刮大风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边的大海去。这南边的大海,就是个天然的大水池子。
>
>《齐谐》这本书里就记载了这事儿,说鹏鸟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花,然后借着旋风直冲云霄,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得用六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
>
>路上的浮尘、空气中的微粒,都是生物呼吸时吹出来的。天是蓝色的,是真的蓝色吗?还是因为它太远了,看不到尽头呢?鹏鸟从天上往下看,看到的景象也大概就是这样吧。
>
>如果水不够深,就没办法让大船浮起来。倒一杯水在坑坑洼洼的地面上,那一片小小的落叶就能当船;但如果把杯子放进去,水就太浅了,船太大,就搁浅了。风的力量不够大,就没办法让鹏鸟巨大的翅膀飞起来。所以鹏鸟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才能借助强劲的风力,然后才能开始往南飞。背靠着青天,没有任何阻碍,才能下决心往南飞。
>
>知了和麻雀就嘲笑它说:“我们稍微一飞,就落到榆树和枋树上,有时飞不到,就掉在地上,干嘛要飞九万里去南方呢?”到郊外走走,吃三顿饭就回来了,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以外的地方,就要准备好粮食;到千里以外的地方,就要准备三个月的粮食。这两个小虫子懂什么呢!
>
>见识短浅的人不懂得远大的见识,寿命短的人不懂得长久的寿命。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早生暮死的菌类不知道什么是月亮,春生夏死的虫子不知道什么是秋天,这就是寿命短的。楚国南方有种叫冥灵的树,五百年才算一个春天,五百年才算一个秋天;上古时代有种叫大椿的树,八千年才算一个春天,八千年才算一个秋天,这就是寿命长的。而彭祖因为活得久才被人们所熟知,大家都想和他相比,不是很可悲吗!
>
>汤问棘的事情就是这样说的:“极北方的荒远之地有个大海,是天然形成的水池。海里有一种鱼,宽有好几千里,没人知道它有多长,名字叫鲲。有一种鸟,名字叫鹏,翅膀像天上的云,身体像蛇,尾巴像鲂鱼。它鸣叫的时候,像敲钟打鼓一样。它借着旋风飞到九万里的高空,穿过云层,背靠青天,然后才向南方飞去,前往南海。”
>
>斥鴳嘲笑鹏鸟说:“它要去哪里啊?我向上跳跃,不过几丈就落下来,在蓬蒿草丛中飞来飞去,这就是我飞行的极限了。它要去哪里啊?”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啊。
>
>所以说,那些凭着才能胜任一个官职,行为合乎一个乡的规范,德行能得到国君的赏识,能力能够治理一个国家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就像斥鴳看待鹏鸟一样。而宋荣子却对这种人嗤之以鼻。即使举世赞扬他,他也不会更加努力;即使举世指责他,他也不会因此沮丧。他能够明确自身与外物的区别,能够辨清什么是荣耀,什么是耻辱,这样就够了。他对于世俗的评价,根本不放在心上。即便如此,他还是有所局限啊。
>
>列子能够驾着风飞行,轻飘飘的样子非常美妙,十五天才能回来。他虽然不用付出太多的努力就能得到幸福,但他还是有所依靠的。如果能够顺应天地运行的规律,驾驭六气的变化,从而在无穷无尽的境界中遨游,那他还依靠什么呢?所以说,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能忘掉自己,精神境界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不追求功名,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不追求名声。
重点信息解读
“鲲鹏展翅”象征着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理想境界。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越,不被世俗的价值观所限制。
“小大之辩”强调了不同层次的认知和追求。不要用自己的眼界去衡量别人的追求,要尊重不同的选择。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是庄子追求的最高境界。这是一种忘我的状态,不为功名利禄所累,达到真正的自由自在。
如何运用到生活中?
读完《逍遥游》,我们不是要真的变成鲲鹏,而是要学习庄子的精神。
敢于打破常规:不要害怕与众不同,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提升认知层次:多读书、多思考,开阔自己的视野,不要局限于眼前的利益。
活得通透洒脱:不为外界的评价所左右,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总而言之,《逍遥游》不仅仅是一篇古文,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告诉我们,人生短暂,要活得精彩,活得自由,活得洒脱!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逍遥游》,也希望你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找到属于自己的“逍遥”之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