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各位诗词爱好者、或者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一个听起来有点玄乎,但其实理解了之后,就能让你在诗词创作上更上一层楼的东西——平仄。
是不是经常听到什么“平仄不分”啊,“平仄押韵”啊,感觉头都大了?别怕,今天咱们就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把“什么叫平仄”这个问题,给彻底搞明白!

啥是平仄?简单来说,就是音调的高低
想象一下,你唱歌的时候,是不是有高音和低音?平仄其实就类似于音调的高低。在古汉语里,每个字都有它的声调,这些声调就被分成了两大类:平声和仄声。
平声:听起来比较平缓,没有明显的升降感。
仄声:听起来比较短促、急促,或者有明显的升降感。
用咱们现在普通话的声调来理解的话,大概可以这么对应(但注意,仅仅是大概对应哦,不能完全划等号!):
平声 ≈ 阴平(一声)和阳平(二声)
仄声 ≈ 上声(三声)和去声(四声)
举个例子:
“山” (shān,一声) – 感觉比较平稳,可以认为是平声
“明” (míng,二声) – 也是比较平稳,可以认为是平声
“好” (hǎo,三声) – 感觉有个下降再上升的趋势,可以认为是仄声
“去” (qù,四声) – 感觉直接往下掉,很干脆,可以认为是仄声
为什么要有平仄?为了好听!
你可能会问,搞这么复杂干嘛?直接说字不就行了吗?
原因很简单:为了好听!为了节奏感!
想想看,如果一首诗,所有的字都是平声,或者所有的字都是仄声,那听起来是不是很单调、很乏味?就像你听歌,如果全是高音,或者全是低音,那耳朵肯定受不了。
平仄的交替使用,可以产生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让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更加动听。
就好比一首乐曲,有高潮,有低谷,有舒缓,有激昂,才能吸引人。诗词也是一样,平仄的搭配,就像音乐中的音符,能够构成美妙的旋律。
平仄怎么用?格律是关键!
光知道什么是平仄还不够,关键是要知道怎么用。这就涉及到格律的问题了。
格律,说白了,就是一些规则,规定了在什么位置该用平声,什么位置该用仄声。
最常见的格律诗,就是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它们都有固定的平仄格式。
例如,五言绝句常见的格式之一是:
>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你看,这其中就规定了每个位置该用什么声调。
七言绝句则是在五言绝句的基础上,每句前面加两个字: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当然,这只是最常见的格式,还有其他的变体。但是,掌握了这些基本格式,你就可以开始尝试创作格律诗了。
重点强调:诗词创作中,平仄是有一定灵活性的,并不是绝对的死板。 允许在某些位置出现“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情况,也就是说,第一、三、五个字,平仄可以稍微放宽要求。但第二、四、六个字(七言诗)必须严格按照格律要求。
怎样判断一个字的平仄?查字典!
知道了平仄的重要性,也了解了格律,那么问题来了:怎么知道一个字是平声还是仄声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查字典!
现在有很多在线的平仄查询工具,你只需要输入一个字,它就会告诉你这个字的平仄属性。
当然,如果你想更深入地了解,可以学习一些古音韵学的知识。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查字典就足够了。
举个栗子,咱们来分析一下
咱们以李白的《静夜思》为例: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咱们来分析一下它的平仄(按照五言绝句的格式):
>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
>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可以看到,这首诗基本符合五言绝句的平仄格式。虽然有一些地方不完全符合(例如第一句的第一个字),但这也是允许的,因为有“一三五不论”的原则。
练习,练习,再练习!
说了这么多,最重要的还是要练习!
你可以先从模仿开始,找一些你喜欢的格律诗,分析它们的平仄,然后尝试自己创作。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很难,但是不要气馁,只要坚持练习,你就能逐渐掌握平仄的规律,写出更美的诗词!
总结一下:
平仄是音调的高低,分为平声和仄声。
平仄的交替使用,可以产生抑扬顿挫的节奏感。
格律规定了诗词中每个位置该用什么声调。
判断平仄最简单的方法是查字典。
练习是掌握平仄的关键!
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对“什么叫平仄”有个更清晰的认识。 记住,诗词创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害怕犯错,只要坚持学习和练习,你一定能写出属于自己的美妙诗篇! 加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