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说那个曹操吧。哎哟喂,这人真是让我又佩服得五体投地,又后背发凉。你说他,雄才大略吧?绝对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多少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儿,他愣是给办成了。统一北方,那手腕、那魄力,没得说。可转头看看,疑心病重得可怕,一点小事都能让他杀心四起。什么“宁教我负天下人”,这话多绝情啊!但站在他的角度想,乱世里,心慈手软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吧?他身上那种复杂劲儿,真是绝了。不是简单的好人坏人,而是一个活生生、有欲望、有恐惧、有野心、也有那么点文采的枭雄。你读他的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透着一股子苍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又是一股子不服老、不服输的劲儿。这个人,太有嚼头了,让人琢磨一辈子都琢磨不透。
再看刘备,大耳垂肩,一副忠厚长者模样。小时候看三国,就觉得他最好了,哭啊哭的,好像特别爱民。可长大点儿,我就犯嘀咕了,这眼泪怎么这么管用呢?每次一哭,不是得了个地盘,就是收了个牛人。你说他是真情流露吧,也许有;说是表演天赋吧,我看也少不了。但他最牛的地方,你知道是啥?是能把人忽悠瘸了……啊不,是能让人心甘情愿地跟着他吃苦受罪!关羽、张飞、诸葛亮,哪个不是人中龙凤?就冲着他那一句“仁义”,或者那种百折不挠的劲儿,死心塌地跟着他干。那种韧性,那种怎么被打倒都能爬起来,抹抹眼泪继续忽悠……不对,是继续前进的精神,说实话,也挺让人动容的。他不是靠强大的实力起家,而是靠着人。凝聚人心的能力,他要是称第二,估计没几个人敢称第一。所以你说他“伪君子”也好,“真仁义”也罢,他就是凭着这股子劲儿,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硬生生撕开了一块地盘。

然后是诸葛亮,孔明先生。哎,说到他,感觉都被神化得不像个人了。借东风、空城计,简直就是法力无边嘛!搞得好像没有他,刘备就得原地爆炸一样。但我更喜欢琢磨他“出山”前的样子。在南阳卧龙岗,一个年轻人,没背景没资源,但心里装着整个天下。那种抱负,那种沉潜,那种“等着”的耐心,多难得啊!出山以后,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刘备的那个承诺,为了蜀汉那片小小的天下,他真是把自己的命都搭进去了。六出祁山,明知道希望渺茫,却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去尝试,去撞南墙。这种悲壮,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多让人心疼啊!你看《出师表》,那字里行间透出来的忠诚和忧虑,是真的啊。他不是神,他是个凡人,一个背负了太多、压弯了腰、最终油尽灯枯的悲情英雄。他把毕生的心血都耗在了那个不够强大的蜀汉上,换来的,不过是历史书上寥寥数语的评价。你说值不值?也许对他来说,只要尽力了,就值吧。
还有那个周瑜,周公瑾。东吴的美少年,不是,是美周郎!意气风发,才华横溢。赤壁一把火,烧得曹操灰头土脸,那可是实打实的功劳!多风光啊!可惜演义里非得把他写得那么小气,一句“既生瑜何生亮”给活活气死了。真是冤枉啊!历史上的周瑜可没那么逊。他其实是个大度的人,对孙权也是忠心耿耿。而且人家不光会打仗,还懂音乐,“曲有误,周郎顾”,多雅致啊!跟诸葛亮比,他少了一份沉重和悲凉,多了一份少年得志的轻狂和江东霸主的意气。想象他站在赤壁江边,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那画面多带感!可惜英年早逝,真是天妒英才。要是他多活几年,三国的历史说不定还得改写呢。
再说说司马懿这老狐狸。隐忍!太能忍了!曹操、曹丕、曹叡,他愣是熬死了三代君主。年轻时候装疯卖傻,躲过曹操的猜忌;中年时候韬光养晦,看着诸葛亮一次次来犯,他就是不出兵,活活把孔明给耗死了;到晚年,瞅准机会,一个高平陵之变,直接把曹魏江山给篡了。这心机、这耐力,谁比得了?跟前面那些大开大合、轰轰烈烈的人物不同,司马懿就像一条潜伏在水底的巨蟒,不显山不露水,但一口就能把你吞掉。他的人生哲学大概就是:活着,熬着,等着。等到所有对手都老了、死了、垮了,天下自然就是我的。这种不动声色的强大,这种笑到最后的本事,也是一种极致啊。你看他晚年,白发苍苍,一脸的褶子和算计,但眼神里透着一股子精光,好像把世间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他没有那些英雄人物的光环,但他用最功利、最现实的方式,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你说他是奸臣也好,战略家也罢,他都用自己的方式,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实三国还有好多好多有意思的人,比如关羽,那个傲气冲天、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大意失荆州的武圣;比如张飞,看着粗鲁,吼断长坂桥,却也能义释严颜,是个粗中有细的汉子;比如那个吕布,勇是真勇,三姓家奴也是真三姓家奴,完全被欲望牵着鼻子走;比如貂蝉,那个在男人堆里穿梭,不知道命运该如何的绝色美人……
这些人,他们的故事,他们的选择,他们的得失,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无数个活生生的灵魂在那个动荡年代的挣扎和绽放。他们身上那些闪光点和阴暗面,那些成功和失败,那些荣耀和屈辱,全都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幅波澜壮阔的三国画卷。读他们,看他们,不是为了背历史事件,而是为了看人,看人在极端环境下的挣扎、选择、和命运。你会发现,人性啊,从古至今,其实变化不大。那些野心、情义、背叛、忠诚、智慧、愚蠢,都在这些人物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说,三国啊,真是本永远都读不腻的人生教科书,只不过是用最血淋淋的方式写的。每次翻开,总能找到点新的启发,或者新的感慨。这大概就是这些旧人旧事,到今天还依然吸引人的地方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