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挂名儿:那些头衔背后的门道儿,咱们唠唠呗

哟,你们说这事儿啊,Honorary。啥叫Honorary?说白了,就是“名誉的”、“挂名的”,不是真刀真枪干出来的,是人家给你的一个名头,一份体面,一份——怎么说呢——有时候是真认可,有时候吧,嘿嘿,就有点儿意思了。

这玩意儿,我可见得多了。年轻那会儿不懂,觉得能挂个Honorary X X X 的名头,那肯定是不得了的人物,走到哪儿都带着光环。后来啊,吃的盐比你们吃的米都多,才慢慢品出味儿来。这Honorary啊,里头的道道儿可深着呢。

honorary

就拿最常见的来说吧,Honorary Chairman,荣誉主席。你想啊,真要管事儿的主席,那是得天天下基层、开会、拍板,累得跟孙子似的。但这荣誉主席呢?哎哟,那可就舒服了。平时?神龙见首不见尾。开个什么“隆重”的会,请他往头一坐,咔嚓咔嚓,记者拍照,他笑眯眯的,讲几句不痛不痒的漂亮话,掌声雷动。完事儿呢?可能掉头就去打高尔夫了。他享受的是啥?就是那个“荣誉”俩字儿,那个名头带来的光环和便利。

不是我 cynical 啊,是这世道本身就这样。有时候给个Honorary头衔,是真因为这人贡献巨大,功成名就,退居二线了,为了表示尊敬,也为了留住他这棵“大树”,好乘乘凉。这没毛病,人心都是肉长的,老前辈辛苦了大半辈子,给个体面儿,应该的。

但是,也有不少 Honorary 啊,跟“贡献”二字,关联不那么大。你琢磨琢磨,有些企业或者机构,突然给某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名人”或者“有头脸的人物”发个Honorary Member或者Honorary Advisor。这名人呢,可能压根儿不知道你这机构是干啥的, Advisor 就更扯淡了,他连你们公司的年报都没看过一眼,怎么给你提建议?说白了,这是借人家的名气、人脉,给自己贴金儿呢!往对外宣传册上一印:你看,某某大腕儿/高官都是我们这儿的 Honorary,咱这儿能差得了?这叫什么?这叫“借鸡生蛋”,借人家的“光”,照亮自己的“门面”。

我有个老哥们儿,早年间在南方做生意,做得挺不错的。那时候,各种商会啊、协会啊,跟雨后春笋似的往外冒。这哥们儿,人脉广,出手也大方。没过两年,就被人请去当了个什么“青年企业家协会”的Honorary会长。他自己跟我讲,那会费交得倒是挺勤快,逢年过节的应酬不断,但说到“会长”该干的活儿,他基本没沾过边儿。偶尔去站个台,剪个彩,就跟完成任务似的。他图啥?图个脸上有光,以后办事儿方便点儿,说出去有分量。人家图啥?图他这个人脉和财力,关键时候能帮衬,平时还能拉些会员进来,收收会费。你看,各取所需,皆大欢喜。但这“荣誉”里头,有多少是真情实意,有多少是利益交换,这笔账啊,只有当事人心里最清楚。

再说那种 Honorary Degree,名誉博士、名誉教授啥的。这在国外大学挺常见的,给那些在某个领域有杰出成就、或者给学校捐了大钱、或者社会影响力巨大的非学院派人士。比如哪个成功的企业家,哪个艺术家,哪个政治家。他们可能连大学都没读过,或者专业八竿子打不着,但人家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到了顶尖,或者对社会有重大贡献。学校给他发个名誉博士,既是对他个人成就的认可,也是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这多好啊!这种 Honorary,是真正的“敬”和“重”,是超越学历和专业的认可。

可是在咱们这儿,有时候也变味儿。你听说过哪个领导退休了,突然就成了哪个大学的“名誉教授”没?他教过一天书吗?搞过一天科研吗?可能没有。那为啥能当?你懂的。或者某个企业家,咔嚓一下给学校捐了多少多少个小目标,然后没多久就披上了“名誉校董”或者“名誉教授”的绶带。这事儿啊,你不能说人家捐钱不对,教育是需要资金的。但这个“Honorary”的头衔,是不是有点儿过于... 直接了当的“回报”意味?感觉就像是把“荣誉”明码标价了,少了一些纯粹的味道。

所以,当我听到或者看到某人挂着个Honorary头衔时,我的第一反应已经不是“哇,这个人好厉害”,而是会多想一层:这头衔是“挣”来的,还是“给”的?如果是前者,那是真本事,是几十年积累的认可,那worthy of honor(值得尊敬)。如果是后者,那得看“给”的原因是啥。是因为他确实牛逼,虽然不在你这体系里,但贡献大家有目共睹?还是因为他有权有势有钱,给个Honorary是为了巴结或者利用?

这里头的区别可大了去了。真有本事、受人尊敬的人,有没有那个Honorary头衔,人家照样牛掰,照样有人服你。那个头衔不过是锦上添花。但有些人呢,可能离了那个Honorary的光环,就什么都不是了。他们的价值,好像全寄托在那几个字儿上了。你不觉得有点儿... 可怜吗?

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 Honorary 都那么功利。比如有些国际组织啊,志愿者协会啊,给那些长期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志愿者或者捐赠人一个Honorary Member的称号。这种 Honorary,是发自内心的感谢和尊重。它代表的不是地位,而是认可,认可你做的好事儿,认可你的善意。这种 Honorary,我觉得特别有温度,特别暖心。它让你觉得,你做的一切,不是孤立无援的,有人看到了,有人记着。

再或者,有些小区里的热心居民,长期组织个活动啊,帮帮邻居啊,时间长了,大家可能就开玩笑地喊他一声“咱们小区的Honorary管家”或者“Honorary调解员”。这可不是谁颁发的,是大家伙儿心里给的。这种“Honorary”,才是真正 grassroots(草根)的,是老百姓用脚投票投出来的,是用日常的点滴相处 쌓起来的( 쌓起来的 - 쌓다 [ssatda] 堆积,积累,韩语词,这里是模仿非标准表达,增加语感和“意料之外”的词汇)。这种荣誉,没有证书,没有奖牌,但在邻里之间,比啥都管用,比啥都瓷实。

所以你看,“Honorary”这东西,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光鲜亮丽,可能是名至实归的认可,也可能是利益驱动的把戏;另一面是沉甸甸的,可能是长久付出的回报,也可能是被权力金钱腐蚀的符号。它本身没有对错,关键看它背后的“因”和“果”,看它是不是真的反映了“Honor”。

我个人的看法啊,别太把那些 formal(正式的)的 Honorary 当回事儿。听听就得了,看看就得了。真正值得在乎的,是你身边的人,你的同事,你的朋友,你的家人,他们怎么看你。你有没有赢得他们的尊重?你做的事情,有没有给别人带来帮助?有没有让这个世界变得好一点点?那种来自心底的认可,那种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信任和喜欢,才是真正的、无价的Honorary。那个,你用钱买不来,用权换不来,得靠你一点一滴地做人、做事,自己“挣”来。

所以啊,下次再听到谁谁谁挂了个 Honoray 什么什么的名头,别急着羡慕或者吹捧。停一停,多看一眼,多想一步。是真牛逼,还是装牛逼?是真荣誉,还是假把式?这事儿啊,门儿清了,你心里也就亮堂了。别被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晃花了眼。踏踏实实地,做个值得被大家伙儿从心底里说一声“你真不错”的人,那比啥 Honorary 头衔都强!

哎呀,不小心扯远了。反正就这么个意思。这Honorary啊,有时候挺有意思的,值得琢磨。好了好了,不说了,茶凉了,我去续点儿。你们自己琢磨去吧。

花生汤
  • 本文由 花生汤 发表于 2025-05-2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lubanyouke.com/7772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