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说起这人啊,这交朋友、交圈子,真是门学问,一辈子都学不完。不像数学,一加一永远等于二;也不像物理,牛顿的万有引力在那儿摆着,多半是准的。这人情世故,弯弯绕太多,有时候你觉得哎呀,这个人可真够朋友!结果呢,一个事儿过去,凉凉了。有时候又觉得,这个人不咋地吧,结果关键时候,人家伸了把手。真是没个准。
我啊,这把年纪,也算是见过点世面,摔过几回跟头,也碰上过那么一两个知心人。不是啥学者,更不是人际关系大师,就是自己瞎琢磨,也算不得什么大学问,就给自己这些年摸爬滚打,磕磕绊绊里悟出个大概,总结了这么个“八交”。不是什么古籍里的,就是我自己的“八交”心得,拿出来跟大家伙儿聊聊,权当抛砖引玉,或者...就图个乐儿,听听我这老凡尔赛(误)或者老实人(?)的碎碎念也行。

这第一种,也是最难得的,“交心”。哎哟喂,多少人一辈子遇不上一个啊?那种...那种你啥都能说,说了也不怕,就觉得,嗯,踏实。不是非得天天见,但心里你知道,有这么个人,你最不堪的一面在他面前露了,他也见怪不怪,甚至给你拍拍灰,说句“没事儿,都这样”。这种“交”,不带任何功利,不夹杂半点水分,比亲人有时候都懂你。遇上了,真是祖坟冒青烟,请务必,务必,死死抓住!别作,别矫情,这关系太金贵。丢了?哭都没地儿哭去。
然后吧,有种“交场面”的。这个就现实多了,也累。就是你知道,这个圈子得混,那个人脉得铺。饭局上,酒桌上,各种活动上,大家笑呵呵,客客气气,“哎呀李总您也在啊!”“王老师好久不见!”真怎么样?不一定。可能面儿上比谁都亲热,背地里指不定怎么盘算呢。但必要啊!你不应酬,不露脸,不点头哈腰(有时候真得哈腰),很多机会可能就没影儿了。这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学会高效地“交场面”,别陷进去,也别完全拒绝,是个平衡活儿。别把场面上的客套当真情,那是给自己挖坑。
“交情”呢,这个就舒服多了。不是非得心掏出来,但就是...你在我这儿,我在你那儿,不用绷着。一起吃个饭,发个牢骚,甚至啥也不干,就坐一块儿刷手机,都自在。这种关系,像陈年的酒,不是最烈的,但醇厚,暖人心。跌倒了,他们不一定能给你拉起来,但会在旁边递个创可贴,或者陪你骂骂娘。生病了,发个微信问候一句“好点没?”。这是生活里的底色,是烟火气。数量可能不少,质量嘛,参差不齐,但总有那么几个,你觉得,“嗯,有他们真好。”
接着是“交事儿”的。就是为了个具体目标凑一块儿的。项目组、合伙人、客户、甚至小区里一起组织团购的邻居...一开始吧,奔着事儿去,大家目标一致,效率高,合作愉快。可有时候啊,事儿办成了,人也处出来了,哎,倒也算意外收获。但大部分时候,“事儿”是核心。事儿黄了,关系也就淡了;事儿成了,大家可能也就各奔东西了。这种“交”,目的性强,很直接。好就好在不弯弯绕,不好就在于,一旦目的没了,关系的基础也就没了。
那“交闲”呢?这个最有意思,也最没有压力。啥叫“交闲”?就是那些最最轻度的连接。电梯里遇到的陌生人,夸你衣服好看;饭馆里拼桌聊了几句的大哥,分享了个投资小道消息(听听得了,别当真);遛弯儿时逗过的小孩和他们家长;小区门口大爷大妈偶尔跟你搭话...没负担,过了就过了,大家就是碰巧在同一个时空里待了几分钟,短暂地,善意地交汇了一下。这种“交”,像路边的野花,不名贵,但那一瞬的遇见,挺轻松愉快,给平淡的生活添点无害的小涟漪。
最考验人的,我觉着是“交难”。你顺风顺水的时候,身边热闹着呢,各种朋友、合作伙伴、认识的不认识的,排队找你。一旦跌个跟头,失业了,生病了,家里出啥事儿了,这时候还能伸把手的、拉你一把的、甚至就静静陪着你,听你哭,不评价,不指责,就说“我在呢”...这些,是真金白银!危难时候见真情,老话儿真没错。这种“交”,是筛选器,帮你过滤掉那些“伪关系”,留下来的,哪怕平时不怎么联系,那份情谊也沉甸甸的。
“交悟”,这个可能不是最常见的,但挺重要。有些人啊,跟他打交道,不是为了别的,就是觉得跟他聊天有意思,能学到东西,能打开思路。他也许没给你啥实际好处,也没跟你吃喝玩乐,但几句话,几个观点,就能让你突然“悟”了点啥。可能是看问题的新角度,可能是对人生的新理解,也可能是激发了你自己的一个小灵感。脑子里的火花,唰地一下就亮了。这种“交”,是思维的碰撞,是灵魂的充电。遇到了,多珍惜,多请教,对自己成长太有益了。
最后这个,可能听着有点玄,我叫它“交镜”。就是有些人,你跟他打交道,总觉得别扭,或者他身上有啥你特看不惯的,让你心里犯膈应。别急着把他划拉到“讨厌鬼”那一类。仔细想想,哎呀,他是不是照出你自己的某个问题来了?比如你看不惯别人斤斤计较,是不是自己内心深处也缺乏安全感,或者在某个地方其实也很计较?你看不惯别人傲慢,是不是自己有时候也有点鼻孔朝天?那些让你不舒服、不痛快的关系,有时候是最好的镜子,逼着你看看自己不愿意面对的那一面。虽然过程挺疼,但认识自己,这不就是人生一大课题吗?
你看,我这“八交”,不是说非得清清楚楚分开了。一个人身上,可能就包含了好几种。对这个人,你可能既是“交情”,又是“交事儿”;对另一个人,可能只是“交场面”和偶尔的“交闲”。关键是,你自己心里得明白,你跟人家,到底是个啥“交”?奔着啥去的?彼此的期待是啥?别稀里糊涂的,把“交场面”当“交心”,那要吃大亏的。也别对“交事儿”的人期待他跟你“交难”,那不现实,人家是来跟你赚钱或者做项目的,不是来给你当避风港的。
生活就像个大染缸,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我们的关系也是五光十色。这“八交”,说到底,就是我自己给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找的八个不太严谨的分类。帮助自己看看清楚,哦,原来我和ta是这样的连接,那样的期待是不是太高了?那样的失望是不是没必要?
其实啊,这八种“交”,没有高下贵贱之分。“交心”稀有,但“交场面”有用,“交情”温暖,“交事儿”高效,“交闲”轻松,“交难”考验,“交悟”成长,“交镜”自省。每一种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塑造着我们。
我现在啊,不追求朋友满天下,也不强求每一个认识的人都能“交心”。太累。能有那么一两个“交心”的,三五个“交情”不错的,一些能“交事儿”也靠谱的,大部分时候能自如地“交场面”和“交闲”,偶尔能在“交难”时看到真情,能在“交悟”中提升自己,敢于面对“交镜”照出来的不足... 我觉得,这人生路,就走得不那么糊涂了。
多观察,多体会,少点套路,多点真诚——就算只是在你能真诚的那几种“交”里。别怕受伤,那也是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一部分。慢慢来,这人际的功课,我们都在学的路上呢。这,就是我的“八交”心得,你呢?你有没有自己的“几交”?或者觉得我这“八交”还有什么没涵盖的?评论区,咱们唠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