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各位,今天咱们不聊那些家长里短,来点硬核的,历史!尤其是,咱们得掰扯掰扯那个让无数人又爱又恨、争议了上千年的人物——武则天。别误会啊,我可不是什么历史学家,就是个喜欢瞎琢磨、爱从老黄历里找点儿乐子的普通人。但说到她,说到她那个“武周之治”,哎哟喂,话题可就多了去了,复杂着呢!
说起武则天,哎呀,小时候看历史书,脑子里蹦出来的画面,不是狠毒就是专权,感觉就是个把李唐江山给抢了的“坏女人”,那段历史嘛,自然也就是乱七八糟的。可等自己年纪大点儿,看了点儿别的书,听了点儿不一样的说法,再回头看,就觉得不对劲了。那个时期,明明很多地方,老百姓日子过得还凑合,甚至比之前后来都强!这就怪了。一个靠“血雨腥风”上台的女皇,怎么能“治”出个模样来呢?这“武周之治”,到底是个什么成色?真有其事?还是后人给她脸上贴金?或者,压根儿就是“大唐”惯性太强,就算换了皇帝,也还能往前跑一段儿?

咱们先得承认一个事实:权力更迭,尤其这种破天荒的“改朝换代”,不可能不流血,不可能不牺牲。武则天一路走来,那手腕,那心肠,啧啧,史书里记载的那些事儿,想想都让人倒吸凉气。什么“请君入瓮”啊,什么诛杀异己啊,那可不是演戏,是实实在在的掉脑袋。所以,如果你只盯着权力场上那些事儿,那个时代,绝对是高压,是恐怖,是“道路以目”,谁知道哪句话说错了就没命了?那些“酷吏”们,真不是开玩笑的,感觉就像头上悬了把刀,随时可能掉下来。
但话又说回来,历史不能只看金銮殿里那点事儿,更得看天下苍生怎么活。“治”这个字,最终得体现在老百姓的日子上。你皇帝再牛逼,朝堂上再热闹,要是外面饿殩遍野、盗贼蜂起,那叫哪门子“治”啊?
武则天在位那二十年,别的不说,起码大面上是稳的。你看人口数字,一直在涨;看耕地面积,也没怎么缩水;看经济贸易,虽然有波动,但总体是向上走的。这不是“治”是什么?你想想,如果一个国家内部乱成一锅粥,外面天天打仗,谁还有心思种地?谁还敢出门做买卖?日子能过得下去,本身就说明问题了。
我个人觉得,她最牛逼的一点,可能不是她多会玩弄权术(虽然她绝对是宗师级的),而是她打破了一些陈旧的规矩,给社会注入了点儿新鲜血液。最典型的就是科举制度。唐朝的科举,到她手里算是真的玩明白了。她扩大了录取名额,搞了“糊名”制度(把考卷上的考生名字糊住,防止徇私舞弊),甚至自己亲自主持殿试!这操作,直接把那些垄断了做官机会的门阀士族给釜底抽薪了。那些过去根本没啥机会的寒门子弟,只要你有本事,读好书,真有机会鲤鱼跳龙门!你想想,一个穷小子,祖上三代都是泥腿子,突然有机会通过考试,去京城做官,甚至有可能位列公卿?那感觉,不亚于你现在中了彩票,然后被马云拉去当合伙人吧!这不就是社会阶层流动的希望吗?有了希望,底层的人才有奋斗的动力,国家才有活力。这是她实实在在的贡献,你不能否认。
而且,她用人,有时候真是不拘一格。管你是谁推荐的,管你过去是干嘛的,只要觉得你有才、能办事儿,就敢用。什么张柬之啊、狄仁杰啊,这些最后把她“请”下台的人,哪个不是她一手提拔起来的?这胸襟,或者说这为了稳定统治而不得不为的实用主义,也挺让人服气的。谁家老板,能把那些可能要取他而代之的骨干,放在那么重要的位置上?
当然,咱们也别忘了那个“但书”。这个“治”,是建立在高压统治的基础上的。就像一个高速发展的公司,老板能力超强,业务突飞猛进,但内部实行的是严格的“狼性文化”,人人自危,稍有不慎就可能被优化掉。你不能说这个公司不成功,不能说它没发展,但你也不能否认,身处其中,压力巨大,甚至可能失去尊严。武周时期,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外面看着光鲜亮丽,里面可能人人紧绷着神经。
还有一点,她毕竟是个女人称帝,这在当时的社会伦理中,是惊世骇俗的。为了给自己脸上贴金,证明自己得天命,她做了很多事,比如改年号、造新字,甚至搞了一堆佛经来证明自己是弥勒转世。这些操作,说白了,就是给自己披一层合法性的外衣。大兴土木修寺庙,供养僧侣,搞得国库有时候也挺紧张的。为了巩固权力,付出的代价也不小。
所以,你看,这“武周之治”,根本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好或者坏能概括的。它是复杂的,矛盾的,充满了张力。一边是国家机器在稳定运转,生产力在发展,新的社会阶层在崛起,给后面开元盛世打下了底子;另一边是政治上的高度集权,秘密警察横行,反对者被残酷镇压,知识分子战战兢兢。
就像咱们现在看任何一个历史时期一样,你不能脱离当时的背景去简单评价。在那个门阀势力依然强大的时代,可能也就只有武则天这种极端人物,才能下得了手,真正去触动那些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为更广泛的社会阶层打开上升通道。而这种打破旧格局的代价,往往就是动荡和残酷。
所以,非要给“武周之治”下个定义?我觉得吧,它不是一个纯粹的“盛世”,盛世听着太完美了。它更像是一个“高压下的发展期”,一个“奠基与破坏并存的特殊阶段”。是她超强的个人能力和统治手腕,在稳定了局面之后,顺水推舟(或主动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为了维持这种前所未有的统治形态,付出了巨大的政治和社会成本。
最终,李唐江山又回来了,可武则天留下来的影响,尤其是通过科举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这个影响是深远的,不可逆的。从这个角度看,她的统治,确实为后来的大唐盛世,注入了新的血液,扫清了一些障碍。
所以,下次再聊起“武周之治”,别只停留在“一个女人当皇帝”或者“酷吏杀人”上。想想那些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普通人,想想那个在恐怖阴影下依然努力经营生活的老百姓,想想那个既高效又残忍的国家机器。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它是一段充满了人性和时代复杂性的历史切片。它告诉我们,历史啊,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而像武则天这样的人物,也永远不会停止引发争论。她就是这么一个,你绕不开、想不明白、但又不得不承认她确实留下点儿什么的人物。复杂,真复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