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成绩放榜:那张纸上的数字,压垮了谁又成就了谁?

说起艺考成绩这事儿,嘿,真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每年这时候啊,朋友圈、微博、各种家长群,简直就是个大型情绪发泄场。比过年还热闹,但更多的是提着一口气,生怕那气儿就这么散了,或者直接变哀嚎。

我跟你说,这玩意儿,它不是个冰冷的分数,它是一团火,烧了多少孩子的青春,烧了多少家长的血汗钱,最后,烧出来一个数字,啪!定性了。多残酷?就这么点大一张纸,或者手机屏幕上的几行字,能让你前几年跟打了鸡血似的拼命,瞬间觉得值了,觉得天亮了;也可能让你像泄了气的皮球,直接瘪了,怀疑人生,怀疑自己是不是压根儿就没有那块料。

艺考成绩

那感觉,绝了。等成绩那天,空气都是凝固的。我见过孩子躲在房间里不敢看的,让爸妈去查。见过爸妈对着电脑屏幕,手抖得鼠标都拿不稳的。还有那种,大半夜,一个电话打过来,带着哭腔,不知道是喜极而泣还是彻底崩了。

别光看那百分制、千分制,每个数字后面,都是一帧一帧的画面。

你得想想,为了这个“成绩”,这帮孩子是怎么过来的?寒冬腊月,早上五六点就起床,不是去跑步,是去画室,去琴房,去练功房。外面天还没亮透呢,他们就开始跟线条较劲,跟音符死磕,跟自己的身体掰手腕。夏天呢?更狠。画室里热得跟蒸笼似的,颜料味儿混着汗味儿,熏得人头晕。可还得坐那儿,一笔一笔地磨,磨速写,磨素描,磨色彩。手指头磨出茧子,腰疼得直不起来,但谁敢停啊?旁边的人都在拼命呢!停了,就落后了。

还有那些文化课,你说这帮搞艺术的,好多本来文化课就不是强项。这边专业课玩儿命练,那边回来还得啃书本,刷题。睡?能睡五个小时都算是奢侈了。黑眼圈?那是标配。青春期的痘痘?加上压力,那叫一个此起彼伏。

家长呢?更是另一条战线的战士。高昂的培训费,一年几万十几万,跟流水似的淌出去。吃住行,陪考,报志愿,样样都是钱,都是精力。有时候看着孩子那么辛苦,心疼得不行,可还得板着脸催:“再练会儿!别偷懒!” 那滋味儿,五味杂陈,煎熬得很。谁不想孩子轻松点?可这条路选了,就得硬着头皮走下去。

所以,当那个成绩蹦出来的时候——

如果它高得离谱,高得耀眼,哎呀妈呀,那恭喜了!过去所有的付出在那一刻似乎都找到了意义。孩子可能直接蹦起来,尖叫,哭得稀里哗啦。家长呢?可能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然后眼泪唰唰地流,那是绷了太久的情绪终于找到了出口。那一刻,真觉得刀山火海都闯过来了,前途一片光明。

但如果它不高不低,卡在中间,甚至有点危险呢?那才是真正考验心脏的时候。开始比分数线,比排名,比往年数据。够不够?悬不悬?接下来的文化课得多拼才能拉回来?那种不上不下的感觉,比彻底绝望有时候更折磨人。心里跟猫抓似的,每一分钟都坐立不安。

最揪心的,是那些差一点点的。差个一两分,或者排名就隔了几个人,可人家就是过了线,你就没过。那种感觉,真的是……太他妈的难受了!你会一遍遍回想,是不是哪个细节没做好?是不是那天状态不好?是不是评委老师刚好那天心情不好?各种假设,各种后悔,仿佛过去所有的努力,都因为这微弱的差距,瞬间清零了。孩子哭,家长跟着哭,整个家都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阴影。

这时候,就有人开始琢磨“复读”这事儿了。再来一年?意味着更多的投入,更多的压力,以及明年再面对一次未知结果的勇气。不是所有家庭都有这个经济实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也不是所有孩子都愿意或者适合再走一遍钢丝。有些人选择换个方向,有些人就此放弃,心里留个疤。

你说这艺考成绩,到底考的是啥?

考的是基本功?那肯定有。线条准不准,色彩对不对,音准不准,动作有没有力道,这都是看得见的。考的是天赋?这个东西,玄学!有的人确实天生感觉好,一点就透。有的人死活开不了窍。但更多的,其实是天赋+勤奋+方法+运气。运气这东西,你不得不信,有时候就是那么寸。考的是应试技巧?哈哈,这个别提了。现在很多培训机构,就是研究怎么应付考试。模板化的素描,流水线式的速写,一套一套的。教出来的,是“考得好”的作品,不一定是“有灵气”的作品。这也让很多人诟病,觉得艺考把艺术都给“考”没了。为了那个数字,好多孩子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个性,去迎合考官的口味。悲哀不悲哀?

还有那个公平性问题。纯主观的东西,让不同的评委来打分,能完全一样吗?心情、偏好,甚至身体状况,都可能影响判断。虽然有各种机制尽量保证公平,但人性这东西,你懂的。所以有时候听人说“我觉得我画得挺好啊,怎么分数不高?” 或者“他那个水平,怎么能拿那么高分?” 嗯,这里面的水啊,深着呢。

所以你看,这张成绩单,它背后牵扯的东西太多了。

它是无数次弯腰画画、指尖磨出血、声带嘶哑、脚尖站麻的结果。 它是父母眼角越来越多的皱纹,账单上越来越大的数字,以及无数个焦虑失眠的夜晚。 它是孩子对未来的憧憬,对梦想的执着,以及第一次面对残酷社会规则的冲击。

拿到高分的,固然值得庆祝,但前面还有文化课,还有录取大关,还有进了大学怎么学,毕业了怎么找饭吃……路还长着呢。拿到低分的,甚至没过的,这不是终点。真的。条条大路通罗马,虽然当下痛苦,但缓过来,看看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也许反而是个重新选择、发现新可能的契机。

我始终觉得,一个数字,它能代表你那一刻、那个考试里的表现,但它代表不了一个人全部的价值。更代表不了你对艺术真正的热爱,或者你在其他方面的潜力。

每年这个时候,看到那些因为成绩大喜大悲的孩子和家长,我心里就挺不是滋味的。是,这个社会看结果,看分数。但如果只盯着那个数字,而忽略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学到的东西,经历的成长,那才是真正的损失。

所以啊,艺考成绩,它来了,它掀起一阵波澜,然后,生活还得继续。那些过了的,别得意太早,继续往前冲。那些没过的,也别彻底泄气,擦干眼泪,想想接下来怎么走。

这条路,从来就不是康庄大道。它荆棘密布,充满不确定。但选择了它,付出了汗水,就总会有收获,哪怕不是你预期的那个分数。

别让一个数字,框住了你的人生。你的未来,比那张艺考成绩单,要大得多,也精彩得多。信我。

清补凉
  • 本文由 清补凉 发表于 2025-07-0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lubanyouke.com/7837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