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这哥们儿,东汉时期的大才子,按现在的话说,妥妥的“高富帅预备役”。家境不错,长得也帅,学问更是没的说。本来可以进体制内混个一官半职,享受荣华富贵,但他偏不!看不惯朝廷的腐败黑暗,愤然辞官,回家种地去了。
你说他清高也好,说他傻也罢,反正人家就是这么任性。但问题来了,种地也不消停,因为名声太大,老有人跑来请他当官,烦不胜烦啊!这就像你只想安安静静地玩个游戏,结果每天都被各种好友邀请、广告弹窗轰炸,心态崩不崩?

于是乎,梁鸿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跑路!而且不是简单的搬个家,而是“窜”,窜梁鸿于海曲,这个“窜”字,用得真是妙啊!它不仅仅是移动,更是带着一种决绝、一种逃离,甚至带着一丝狼狈。
海曲在哪儿?现在的山东日照附近。那时候可不是啥旅游胜地,而是个鸟不拉屎的偏远地方。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曾经的“精英”,带着老婆孩子,一路颠簸,来到这么一个荒凉的地方,心里是什么滋味?
有人说,这是梁鸿的高风亮节,是隐士的自我修养。我承认,这肯定有,但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官场太脏,无法容身;家乡太闹,无法清静。想要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想要守护自己内心的那份坚持,只能选择逃离。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自己。当年也是个“愤青”,看不惯公司的种种弊端,一怒之下辞职,跑到乡下开了个民宿。梦想着远离城市的喧嚣,过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结果呢?呵呵,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刚开始是新鲜,是惬意,但时间一长,各种问题就来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都离不开钱;邻里乡亲的人情往来,更是让人头疼;还有各种突发状况,让你焦头烂额。
最关键的是,你以为逃离了城市,就逃离了人情世故?就逃离了欲望和纷争?Naive!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
梁鸿“窜梁鸿于海曲”之后,日子也不好过。为了生计,他给人舂米,受尽了屈辱。但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没有向现实低头。
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真正的隐士,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坚守自我。不是躲进深山老林,与世隔绝,而是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内心的清明和独立。
所以,我觉得,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窜梁鸿于海曲”理解成一种逃避。它是一种选择,一种对理想的坚守,一种对自由的追求。
当然,我也不是鼓励大家动不动就辞职跑路,毕竟,生活还是要继续。但是,我们应该从梁鸿的故事中,汲取一些精神力量。在面对现实的种种困境时,不要迷失自我,不要忘记初心,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也许,我们无法像梁鸿那样彻底地抛弃一切,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自己的内心,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海曲”,一片可以自由呼吸,可以坚守自我的精神家园。
最后,我想说,每个时代都需要梁鸿这样的人。他们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追求真理,敢于坚守自我。他们是社会的良心,是时代的灯塔。
而我们,即使做不到像他们那样伟大,也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自己的力量,为这个社会,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这才是对“窜梁鸿于海曲”最好的致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