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了,这个问题。
“现在做什么赚钱?”

我敢打赌,你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心里头八成已经预设了一堆答案了:搞直播?做短视频?AI绘画?还是跟风去开个什么咖啡馆、小酒馆?
打住,打住。
哥们儿,咱能不这么随大流吗?每当一个东西火到连你隔壁从不上网的王大妈都知道能赚钱的时候,你觉得这事儿还有戏吗?那不叫机会,那叫“韭菜大型收割现场”。你一头扎进去,连个响儿都听不见,就成了别人的垫脚石。
我今天不想跟你扯那些虚头巴脑的“风口论”。风口上的猪是能飞,但风停了呢?摔得最惨的也是它。
所以,咱聊点实在的,聊点能让你安安稳稳、甚至越做越香的搞钱路子。这都是我这些年踩了无数坑,见了无数人,自己悟出来的,不一定对,但绝对真诚。
一、别往人多的地方挤,去挖“无限细分”的墙角
你听过一个词吗?叫“内卷”。
现在干啥都卷。你卖个衣服,好家伙,直播间里几千个主播跟你喊着一模一样的话术;你写个文案,AI生成器一秒钟能给你吐出一百篇。这怎么玩?
答案是:别玩大的,玩“窄”的。
什么意思?就是把一个看似饱和的市场,用刀子给它切成无数个细小的、没人注意的豆腐块,然后你就在属于你的那块豆腐上精耕细作。
举个栗子。
你想做“宠物博主”,是不是觉得这赛道挤得头都破了?猫猫狗狗的视频,满天飞。
但你换个思路:* 只做“柯基犬的产后护理”。* 或者,专门分享“如何训练一只胆小如鼠的布偶猫”。* 再狠一点,做“给残疾宠物定制3D打印义肢”的教程和服务。
你看,一下子就不一样了吧?
当所有人都挤在“宠物”这个大广场上厮杀时,你已经悄悄在你那个叫“柯基产后护理”的VIP小包间里,把钱给挣了。你的客户可能不多,但他们极其精准,付费意愿极强。因为你能解决他们那个“天大”的具体问题,而别人不能。
核心心法:找到一个你有点兴趣、有点了解的领域,然后用“前缀+后缀”的方式不断给它加限制词,直到你觉得“卧槽,这玩意儿估计全国就我想到了”,那就对了。
比如:“美食博主” -> “上班族快手早餐” -> “控糖人士的低GI早餐” ->“给需要早起送孩子上学的宝妈设计的10分钟低GI早餐”。
看到没?客户画像一下子就从一个模糊的影子,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眼带血丝、急需你拯救的宝妈。她的钱,你好不好赚?
二、别总想着卖产品,试试“贩卖你的伤疤”
这话听着有点玄乎,但你仔细品品。
我们这代人,谁没点糟心事?谁没踩过几个大坑?
- 花了好几万报的培训班,结果啥也没学会,被割了韭菜。
- 为了减肥,试过几十种方法,把身体搞得一团糟。
- 裸辞创业,赔得底裤都不剩,最后灰溜溜回去上班。
这些事,你是不是觉得特别丢人,想藏起来?
错了!朋友。在今天这个时代,你的失败、你的痛苦、你的“伤疤”,才是最值钱的资产。
为什么?因为真实。因为能引发共鸣。
你现在打开手机看看,那些最火的内容是什么?不是“我今天又赚了100万”的炫耀,而是“我如何从负债30万,一步步爬出来的”的血泪史。
你可以:
- 把你被骗的经历,整理成一份《XXX行业防坑指南》 ,卖个9块9,绝对有人买单。因为你替他们趟了雷,他们花9块9买个安心,太值了。
- 把你减肥失败的100种方法,拍成系列短视频 ,告诉大家哪些是智商税。你都不用教人怎么成功,光是帮人“避坑”,你的粉丝就蹭蹭涨。等你有了粉丝,还愁没钱赚?
- 把你创业失败的复盘,做成付费咨询。 那些正准备创业、满脑子幻想的年轻人,太需要你这种“过来人”给他们泼冷水了。你一小时收个几百块,他们还得谢谢你。
记住,不要扮演一个完美的“老师”,要去当一个真诚的“病友”。把你的伤疤揭开,用你的经历去连接那些正在经历同样痛苦的人。你给他们提供的情绪价值和实用价值,是任何标准化的产品都无法替代的。
三、拥抱那些“又土又笨”的生意
现在的人,眼睛都盯着线上、盯着高科技。一说赚钱,就是流量、算法、模型……
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终究是活在现实世界里的。
有些需求,是AI替代不了的,是互联网解决不了的。而这些,恰恰是利润丰厚、竞争又小的蓝海。
我管这叫“体温生意”,就是必须由一个活生生的人,带着体温去完成的服务。
比如:
- 专业的家电深度清洗。 不是随便擦擦表面,而是把油烟机、空调、洗衣机拆开,洗得跟新的一样。这活儿累,脏,但收费高,复购率也高。你做得好,小区里的大爷大妈能把你夸上天,口碑一传十,十传百。
- 上门整理收纳。 专门服务那些被“断舍离”困扰的中产家庭。你不是去当保姆,你是去当“空间规划师”。帮他们把鸡飞狗跳的家,变得井井有条。这玩意儿客单价奇高,而且会上瘾。
- 二手家具的修复与改造。 去淘一些有质感的旧家具,花点心思打磨、上漆、改造,然后放到二手平台或者线下集市去卖。这赚的不是差价,是你的审美和手艺。对于追求个性和故事的年轻人来说,这比去宜家买流水线产品酷多了。
这些生意的特点是:
- 门槛看似低,但需要耐心和手艺,能劝退一大批想赚快钱的人。
- 极度依赖“人”,依赖口碑,很难被大资本规模化复制。
- 现金流好,干一单挣一单的钱,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账期。
别觉得这些事儿“不高级”。我跟你说,当那些追风口的互联网项目一个个倒下的时候,你家楼下那个磨剪子锵菜刀的大爷,生意好得很。
写在最后
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就一句话:
别再像个没头苍蝇一样,到处问“现在做什么赚钱”了。
你应该问自己三个问题:
- 我能把什么事情,做到比90%的人都更细致、更深入?(无限细分)
- 我过去犯过的哪些错、踩过的哪些坑,可以变成今天帮助别人的“导航”?(贩卖伤疤)
- 在我身边一公里内,有哪些是人们“不爽、不方便、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体温生意)
把这三个问题想明白了,你赚钱的路子,自然就清晰了。
这个时代,最缺的不是机会,而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扎下去做事的耐心。
别总想着一夜暴富,那都是故事里骗人的。真正的赚钱,往往是枯燥的,是重复的,是需要你弯下腰,把手弄脏的。
行了,不啰嗦了。
别问了,去干。钱,在路上等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