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哥们儿,姐们儿,你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是夜里那些光怪陆离的梦境,还是白天里那些天马行空的白日梦?对我来说,它更像是一种时态,一种关于“过去式”的、带着点儿未完成意味的动词——那些曾经被我“梦见”过,甚至差点儿“实现”了的,但最终还是擦肩而过的可能。
你看,人嘛,一辈子,谁还没做过几个春秋大梦呢?从小到大,我们的脑子里是不是总有那么一片私密的“小花园”,里面种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梦想?我记得,那会儿,家里院子里那棵歪脖子老柿子树,就是我的宇宙飞船。树皮粗糙,有些地方还沾着泥土的芬芳,夏天知了在枝桠间没完没了地叫唤。我爬上去,晃晃悠悠的,闭上眼,感觉整个宇宙都在我指尖蹦迪。有时候,我会dreamt着自己是宇宙飞船驾驶员,咻地一下冲出大气层,去看看月亮是不是真的有嫦娥,或者跟火星人打个招呼。那会儿,谁跟我说“不切实际”?我压根儿听不懂那四个字儿!那种纯粹、那种无畏,现在想想,真特么奢侈。

除了飞船,我还dreamt着成为一个发明家。你懂那种感觉吗?对着家里的废旧电器,拆拆卸卸,叮叮当当,虽然最后拼出来的东西八成是废物,但脑子里已经构想出了一个改变世界的超级发明。或者当一个考古学家,手里拿着小刷子,小心翼翼地刷开历史的尘埃,突然“咔嚓”一声,挖出个惊世骇俗的宝藏!那份对未知的好奇,对创造的渴望,像一把小火苗,在我心里窜啊窜的。
长大一点儿,到了青春期,这梦就开始变味儿了。变得有点儿叛逆,有点儿矫情,还带着一股子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的荷尔蒙气息。我dreamt着成为一个摇滚歌手,背着一把破旧的吉他,站在台上,嘶吼出那些关于青春的迷茫和不羁。嗯,就是那种,台下粉丝尖叫,聚光灯打在我身上,我满头大汗,但眼神里全是星辰大海的感觉。为此,我还真攒了几个月零花钱,在一家二手乐器店淘了把锈迹斑斑的民谣吉他。那玩意儿,弦都跑调跑得姥姥不认识了,可我呢,每天抱在怀里,对着镜子,一遍遍模仿着那些摇滚明星的姿势。指尖磨出了茧子,琴弦偶尔还会划破皮,但那份对自由的向往,对被理解的渴望,是那么真实,那么滚烫。我甚至幻想过,如果我真的组了乐队,会写出怎样振聋发聩的歌词,会用怎样桀骜不驯的旋律去叩问这个世界。现在想想,那把吉他可能还在某个角落吃灰呢,但我却依稀记得,它曾是我灵魂深处那团火苗的燃料。
除了摇滚梦,那个年纪,谁没dreamt过一份轰轰烈烈、海枯石烂的爱情?可能只是放学路上不经意的一个眼神,图书馆里擦肩而过的一句话,都能在心里掀起滔天巨浪。那份偷偷摸摸的喜欢,那份对未来美好关系的憧憬,甚至幻想过和那个人一起去流浪,去私奔,去建立一个只属于我们俩的“乌托邦”。这些“dreamt”关于连接,关于被爱,关于一种超越现实的浪漫。它们单纯得有点傻,却又美好得一塌糊涂。
然后,就到了我们常常说的那个“十字路口”了。高考完,大学毕业,人生的岔路口越来越多,你得选啊。每选一条路,就意味着放弃无数条其他的可能。那些我曾dreamt过的——做个行走世界的背包客,写一本惊世骇俗的小说,或者干脆找个小岛隐居,每天对着大海发呆……嘿,这些念头,像泡泡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在我脑子里冒出来,又一个接一个地“啵”地一声,碎掉了。
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是一个毕业前的晚上。宿舍里只有我一个人,窗外下着毛毛雨,淅淅沥沥地打在玻璃上,湿漉漉的空气里混杂着一丝离愁别绪。我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快速闪过那些年我dreamt过的种种。我甚至还拿出手机,打开地图,指着非洲大草原发呆,心想,要不就去那儿当个野生动物摄影师?想象着长颈鹿在夕阳下剪影,狮子在捕猎,那种原始而震撼的生命力,对我简直有致命的吸引力。或者,去北漂,去南下,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大城市,从零开始,去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可转念一想,现实就像一盆冷水,哗啦一下浇下来:爸妈的期待、房租、柴米油盐,还有那份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巨大恐惧……哎,瞬间就清醒了。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个被缚住手脚的巨人,虽然内心有冲破一切的渴望,可脚下却像是被灌了铅,一步也迈不出去。那种无力感,真特么让人窒息。我清楚地知道,那些曾经闪闪发光的“dreamt”,正在一点点褪色,变得模糊,最后变成了一张张被揉皱了的旧照片,静静地躺在我记忆的某个角落。
可有意思的是,即便它们被“封存”了,却从未真正“消失”。它们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跳出来,晃一下你的眼睛。比如,当我看到纪录片里那些穿梭在亚马逊雨林的探险家时,心里会咯噔一下,“哎呀,这不就是我曾dreamt过的生活吗?”或者,当我偶然听到一首老摇滚,吉他solo一响,我好像又回到了那个对着镜子自嗨的少年,那份激情和热血,仿佛还在血管里奔腾。
这些“dreamt”的残影,有时候会让我有点儿惆怅,甚至会生出那么一丁点儿——“如果当时……”的遗憾。说实话,谁还没点儿“如果当时”呢?如果当时我再勇敢一点儿,如果当时我没有那么多的顾虑,如果当时我真的抛下一切去追逐了那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现在会是怎样?会过得更好吗?还是会一团糟,最终灰头土脸地回来?这些问题,像个无解的谜,你越想,头越疼。
但后来我慢慢明白了,这种“如果当时”的念头,其实也挺没劲的。因为生活它就是一条单行道,没有回头键,也没有“读档重来”的机会。我们所做出的每一个选择,哪怕再微小,再不情愿,都在塑造着现在的你。那些我曾dreamt的,即使没有完全实现,也像是往我心里埋下了一颗颗种子。它们没有长成参天大树,但却以另一种方式,影响着我的根系,影响着我这棵“小树苗”的生长方向。
比如,虽然我没成为摇滚歌手,但我现在听音乐的时候,依然会不自觉地去捕捉那些吉他的riff,去感受那些歌词里蕴含的力量。那份不妥协、不放弃的精神,已经融入我的骨子里。虽然我没去非洲大草原,但我对自然,对那些野生动物的敬畏,却一直都在,甚至促使我成为了一名小小的环保志愿者,用自己的方式去守护这个星球。你看,那些“dreamt”的本质,那些深藏在我内心深处的渴望——对自由、对激情、对自然的爱——它们变了个样子,换了个载体,却依然活生生地存在着。它们从那些宏大的、具象的目标,蜕变成了我内心的品质、我的价值观、我对待世界的方式。
所以啊,“dreamt”对我而言,不再仅仅是那些未完成的、过去的念头。它更像是一种提醒,一种指引。它提醒我,我的内心深处,住着一个怎样的人,有着怎样的激情和渴望。它指引我,即便在庸常的生活里,在日复一日的琐碎里,也要努力去寻找那些能让我眼睛发光、让我心跳加速的瞬间。这不,最近我发现自己又开始“dreamt”了。
我dreamt着能学会一门新的语言,哪怕只是每天背几个单词,最终能不费力地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去理解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世界。我还dreamt着能跑一次马拉松,感受那种身体和意志的极限挑战,突破自己的瓶颈,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想必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酣畅淋漓。这些梦想,比起年轻时的那些“宏大叙事”,好像小了很多,也更具体、更触手可及。但它们同样充满力量,同样让我感到兴奋,让我觉得生活还有那么多值得去探索、去体验的未知。
生活嘛,不就是这样吗?你不能总活在过去那些“如果当时”的假设里,也不能总抱怨现实的骨感。那些我曾dreamt的,是我的底色,我的来路。它们告诉我,我是个怎样的人,我内心深处最珍视的是什么。而那些我正在dreamt的,则是我的方向,我的远方。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一个虽然有点儿遗憾,但依然充满好奇和期待的普通人。
你看,外面的天又快黑了。城市里华灯初上,霓虹闪烁。可能就在这万家灯火里,也有无数人在回忆着自己“dreamt”过的往昔,也在默默编织着新的梦境。
我总觉得,只要我们还在思考,还在感受,还在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那份“dreamt”的力量,就永远不会熄灭。它就像一颗埋藏在心底的微光,也许平时不太显眼,但在最漆黑的夜晚,它总能给你一点点温暖,一点点指引,让你不至于迷失方向。它不是要你脱离现实,而是要你用一种更丰富的视角去打量现实,去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美好。
所以,别怕那些“dreamt”没有实现。它们没有消失,它们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融入了你的血肉,成为了你的故事。而你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谁知道呢?也许哪天,某个不经意的拐角,你就会发现,曾经那些你以为遥不可及的“dreamt”,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向你走来。
那就,继续dreamt吧。带着那份曾经的微光,去奔赴你心中的远方。别停下,别回头,因为最好的风景,永远在前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