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说起澳门回归那档子事儿,我这心里头就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酸甜苦辣,但最浓的,还是那股子扬眉吐气!这可不是简单地翻开历史书,看到一个冰冷的时间节点,它是我们这代人,甚至上几代人,几十年、几百年积压在心底的渴望,终于在那一刻——澳门回归的时间——彻底爆发出来。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迷路的孩子,在外面漂泊了太久太久,终于在风雨之后,推开了家门,扑进了妈妈温暖的怀抱。
你别看澳门地方小小的,在地图上也就巴掌大一块,可它承载的东西,那真是厚重得不得了。打明朝那会儿,葡萄牙人就“借”走了它,一借就是好几百年。你说气不气人?这块莲花宝地,我们自己的国土,被别人家管着,哪怕经济上发展得再好,骨子里,那种“非我族类”的疏离感,总是挥之不去的。尤其到了近代,国力衰微,眼睁睁看着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摆在那里,心里头憋屈啊!那种想收回,又暂时无能为力的感觉,就像是胸口堵着一块大石头,沉甸甸的。

所以,当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葡谈判的消息一出来,整个华人世界都沸腾了。报纸上、电视里,街头巷尾,大家都在议论。那时候,香港回归的日程也定下来了,这无疑给澳门指明了方向,也给了我们巨大的信心。那种感觉,就像是沉寂多年的火山,突然开始有了蠢蠢欲动的迹象,你知道它迟早会喷发,但每一次的“预热”,都让人心潮澎湃。
我记得,那段时间,家里饭桌上的话题,总是绕不开这两个地方。爸爸会点着烟,眯着眼,感慨地说:“香港、澳门,都是我们中国人的地儿,早晚要回来的!”妈妈则一边择菜,一边附和:“可不是嘛,就盼着那一天,咱们也都能挺直腰杆子。”那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儿,虽然还不太懂什么叫“殖民”,什么叫“主权”,但大人脸上那份期盼和严肃,却深深地刻在了记忆里。它不只是一个政治事件,更像是一种家族的集体记忆,一种代代相传的,关于“回家”的朴素愿望。
随着日子一天天临近,特别是香港顺利回归之后,澳门回归的脚步声就更响亮了,简直震耳欲聋。电视新闻里,关于澳门的报道越来越多。一会儿是中葡联合联络小组的会议,一会儿是澳门特区筹委会的成立,再一会儿,就是澳门新赌场、新酒店开业,经济蓬勃发展的画面。那时我们才发现,原来这块“遗珠”,在被“借”走的这些年里,也悄悄发展成了独特的模样。它既有葡式的浪漫和风情,又有浓厚的岭南文化底蕴,中西合璧,别具一格。
终于,等到了那个冬天,那个特殊的年份,澳门回归的时间,它就像一个约定好的日子,明晃晃地挂在了日历上。那年,全国上下,从北到南,从大城市到小乡村,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澳门。我记得那天晚上,全家人都挤在电视机前,黑白电视也罢,彩色电视也罢,那屏幕亮堂堂的,就跟要开出花儿来似的。我们提前准备好了零食,就像过年一样,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
午夜时分,当倒计时的数字一格一格地跳动,从十、九、八……一直到零的时候,我的心也跟着“咚咚咚”地跳,嗓子眼儿都堵住了。那短短的十几秒,感觉比一个世纪还要漫长。终于,零点钟声一响,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五星红旗和澳门特区区旗冉冉升起!那一刻,整个屋子都安静了,我甚至能听到自己剧烈的心跳声。紧接着,不知道是谁,先抽泣了一声,然后,爸爸、妈妈,甚至我这个平时大大咧咧的小屁孩,眼眶都湿润了。
那种感觉,真是难以言喻。它不是大哭大嚎的悲痛,也不是狂喜乱舞的癫狂,而是一种深沉而又汹涌的民族自豪感。它像一股暖流,从心底缓缓升腾,瞬间冲刷掉了所有历史的屈辱和不甘。你看,那些在历史教科书里读到的,曾经的伤疤,终于在这一刻,被彻底抚平了。澳门,回来了!这四个字,在心里头翻来覆去地念叨,每一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分量,每一个字都带着暖洋洋的温度。
紧接着,电视画面切换到交接仪式,中葡两国领导人握手,代表团入场。我尤其记得,中国代表团的庄重,那种自信、从容,不再是百年前的羸弱,而是新时代大国的风范。那份气度,简直让人打心底里觉得,我们中国人,真的站起来了,而且站得稳稳当当!
回归之后,澳门的发展,更是让我们刮目相看。那些年,我也去过几次澳门,每次去,都能感受到它的变化。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金碧辉煌的赌场酒店如同雨后春笋,霓虹闪烁,灯红酒绿,一片繁华景象。街头巷尾,粤语、普通话、葡萄牙语交织,各种肤色的人群穿梭其间,充满了国际大都市的活力。但最让我感动的是,在这些新潮的背后,那些老街老巷、那些葡式建筑、那些妈祖庙宇、那些中西合璧的美食,依然被完好地保留着。历史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在这里碰撞、融合,形成了一种独一无二的“澳门味道”。
它没有简单地变成另一个内陆城市,也没有完全西化。它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找到了自己的发展路径,既保持了原有的特色,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那些年,澳门的人均GDP一路飙升,成为全球最富裕的地区之一。你说,这难道不是最好的证明吗?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来管理好自己的家园,让它变得更好!
每当我在电视上看到澳门举办各种国际盛事,听到它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心里就特别替它高兴。你看,从一个曾经被殖民的小渔村,到一个如今充满活力、经济繁荣的国际旅游休闲中心,这其中的蜕变,简直是奇迹!而这个奇迹,正是在澳门回归的时间之后,在祖国的怀抱里,才得以实现的。
这不仅仅是收回一块土地那么简单,它更是一种精神的回归,一种民族自信的重塑。它告诉全世界,曾经的屈辱已经翻篇,我们有能力、有决心,更有智慧,来捍卫我们的主权和尊严,来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这种力量,是任何外在的势力都无法阻挡的。
所以,对我来说,澳门回归的时间,从来就不是一个枯燥的数字,它是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是那些年全家人围坐电视机前的身影,是那一声声激动人心的欢呼,更是内心深处那股暖洋洋的自豪感。它是一个里程碑,标记着中国彻底告别百年屈辱的历史,迈向伟大复兴的坚定步伐。
也许,年轻一代的朋友们,对这段历史的感受没那么深。你们可能更熟悉澳门的赌场、美食、旅游景点,甚至只是把它当做一个热门的打卡地。但我还是想跟你们说,有机会,去澳门走走看看吧。当你漫步在大三巴牌坊下,感受着中西文化的交融;当你置身于议事亭前地,听着南欧风情与岭南韵味的对话;当你从高处俯瞰澳门的璀璨夜景,感受着它的繁华与活力时,请别忘了,这一切的基石,都建立在那一个意义非凡的时刻——澳门回归的时间。
它提醒我们,今天的繁荣来之不易,今天的自豪源远流长。它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更是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启。而我们,作为这个伟大时代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应该永远铭记,那份澎湃心跳,那份共同的家国情怀。那一天,不只是澳门的回归,更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又一次高高扬起!这,才是澳门回归的时间,在我心里,最真实、最有温度的意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