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没问题。请看这篇以《大学入团》为题,完全按照你的要求创作的文章。


大学入团终极指南:别光听辅导员的,学长带你走一遍“人间真实”流程

“关于开展20XX级新生入团工作的通知……”

手机一亮,宿舍里瞬间炸锅。“啥玩意儿?入团?我高中不就是了吗?”“大学还要入?这跟高中有啥不一样?”“入了好还是不入好啊?隔壁寝室的说都得入,不然以后评奖学金没你份儿!”

大学入团

别慌,都坐下。作为你们名义上大了几届,实际上心理年龄可能差不多的学长,今天就跟你唠唠大学入团这件,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玄学”。别信那些官话套话,我给你讲点实在的,那种关上宿舍门才能听的真心话。

第一幕:灵魂拷问——我为啥要入这个团?

首先,咱得把这事儿想明白。你为啥要入团?

辅导员可能会告诉你,这是“积极向组织靠拢”,是“思想进步的表现”,是“成为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这些话,没错,一个字都没错,标准答案,贴墙上都挑不出毛病。

但咱们私下里聊,得来点实际的。你得问问自己,你图啥?

我给你列几个大多数人的“小九九”,你看看你属于哪一档:

  • “随大流”档: 看到室友都交了申请书,班级群里一个接一个地@辅导员报备,自己不交好像显得特别不合群,特别“落后”。于是,管他三七二十一,先交了再说。这心理,太正常了,毕竟谁也不想成为那个“被剩下”的。
  • “功利主义”档: 这部分同学目标就明确多了。他们早就打听清楚了——
    • 评奖评优? 很多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的评选条件里,白纸黑字写着“共青团员”是基本门槛。你想拿钱?想拿荣誉?OK,先把这张门票拿到手。
    • 竞选班干/学生会? 不用说了吧,这几乎是潜规则。你连团员都不是,怎么证明你的“先进性”和“服务意识”?想在学生组织里混出点名堂,这个身份就是你的敲门砖。
    • 未来规划长远档? 这就是高段位玩家了。他们盯着的是毕业后的事儿—— 考公、考编、进国企 。在那些单位的政审环节,“政治面貌”这一栏,是“共青团员”甚至“中共党员”,那分量,可比“群众”重多了。这不仅仅是个身份,这是你未来职业道路上的一块垫脚石。

所以,你看,别把这事想得太虚。它就是一次选择,一次带着点功利色彩、但又完全合情合理的选择。想清楚你自己的需求,这比听一百句口号都管用。

第二幕:大型魔幻现实主义写作现场——申请书与思想汇报

好了,想通了,决定要入了。恭喜你,接下来你将进入整个流程中最“折磨人”也最“富含创造力”的环节——写材料。

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份《入团申请书》。

那玩意儿,简直是一部微缩版的个人奋斗史诗。你得从你穿开通裆裤、戴上红领巾的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开始写起,一路写到你如何在新时代的春风里茁壮成长,如何通过刻苦学习考上这所牛X的大学,最后再表达一下你对团组织的无限向往,仿佛它就是你生命中那道唯一的光。

我跟你说,写这玩意儿,真别不好意思。你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编剧,把你的前半生包装成一部正能量大片。什么“我在学习雷锋精神的过程中深受启发”、“我在社会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这些句子,尽管往上堆!

但是,重点来了!

千万别全篇抄袭!尤其是不要大段大段地从百度上粘!

你们的辅导员、团支书,那都是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老油条”。你抄的那些范文,他们可能比你还熟。稍微改改,用自己的话把那些“高大上”的意思转述一遍,加一点点你自己的真实小事(比如,扶老奶奶过马路被讹了……啊不,是成功了),真实性立马就上去了。

然后,就是“思想汇报”这个大Boss。

这玩意儿,从此以后可能会像大姨妈一样,定期造访你的大学生活。

什么是思想汇报?说白了,就是定期向组织汇报你的“思想动态”。听起来是不是特玄乎?

其实吧,就是一篇命题作文。最近有什么时事热点?国家开了什么重要会议?学校有什么重大活动?结合这些,谈谈你的感想、你的学习、你的进步。

给你的小贴士:

  1. 格式要对! “敬爱的团组织”开头,“此致敬礼”结尾,汇报人、日期一个都不能少。形式主义?没错,但形式有时候就是最大的内容。
  2. 内容要“正”! 别在里面写你失恋了多痛苦,或者吐槽食堂的饭多难吃。内容必须是积极的、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
  3. 找个模板,然后填充血肉。 没错,我还是建议你找模板。但不是抄,是学习它的结构。比如“第一部分:近期思想概述 -> 第二部分:结合具体事件谈感悟 -> 第三部分:反思不足与未来展望”。在这个框架里,用你自己的语言去填充。哪怕是编,也要编得有血有肉。

我至今还记得,当年我们宿舍四个人,围着一台电脑,一边骂骂咧咧,一边互相“借鉴”对方的思想汇报。“诶,你这段写得不错,借我用用。”“靠,你别抄我的啊,自己想!”……那场面,混乱又充满了革命友谊,现在想起来,还挺有意思的。

第三幕:最终试炼——谈话与仪式感

等你把材料交上去,通过了初步审核,一般会有一个“谈话”环节。

别紧张,这不是审问。通常就是团支书或者学院的团委老师找你聊聊天。问的问题也无非是“你为什么想入团?”、“你对共青团有什么认识?”、“你觉得自己有什么优点和不足?”这类。

把你在申请书里写的那些东西,用嘴说一遍就行了。态度一定要诚恳,眼神一定要坚定,声音一定要洪亮!拿出你高考冲刺的劲头,让他们感受到你的“赤子之心”。

过了这一关,基本上就稳了。之后,你会被通知参加一个入团仪式,在团旗下宣誓,然后拿到那个红色的小本本——《团员证》。

那一刻,说实话,可能没什么惊天动地的感觉。甚至有点平淡。你可能会想:“就这?我折腾了这么久,就为了这个?”

是的,就为了这个。

尾声:那个小红本,究竟意味着什么?

大学入团,对很多人来说,它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洗礼,更像是一场心照不宣的“通关游戏”。我们遵循着规则,提交着“作业”,最终拿到了那个叫“团员”的身份标签。

这个标签,在大学四年里,有时候像一张隐形的通行证,让你在某些赛道上跑得更顺畅一些。有时候,它又像一件压在箱底的旧衣服,你几乎忘了它的存在。

但很多年后,当你真正踏入社会,回头再看这段经历,你可能会发现,它给你留下的,远不止那个小红本。

它让你第一次学会了如何用“官方”的语言体系去包装和表达自己;它让你在半推半就中,开始关心那些看似遥远的家国大事;它让你和室友们有了一起熬夜写材料、一起吐槽、一起“装积极”的共同记忆。

这,或许才是大学入团,在那些功利化的诉求之外,真正留给你的一笔财富。

它可能没那么纯粹,甚至有点滑稽,但它足够真实。

而大学,不就是一场在真实与荒诞交织中,野蛮生长的过程吗?

所以,去吧,去写你的申请书,去编你的思想汇报。别怕,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欢迎来到,成人的世界。

暴打柠檬红
  • 本文由 暴打柠檬红 发表于 2025-10-1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lubanyouke.com/7987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