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一提到“史前时期”,我脑子里就不是那些冷冰冰的旧石器、新石器、北京人、山顶洞人……这些教科书上的名词。不,完全不是。
我脑子里浮现的,是一幅幅动态的、有温度甚至有气味的画面。是凌晨四点,熹微的晨光还没穿透洞穴口的浓雾,一个男人裹着兽皮,哆哆嗦嗦地往一堆快要熄灭的火里添柴,火星“噼啪”一响,他吓了一跳,然后警惕地望向洞外的黑暗,那里,可能潜伏着一头剑齿虎。

这就是我理解的史前,它不是一堆化石,不是一串年代数字,它是我们每一个现代人血脉里,那段被遗忘了的、最狂野、最原始、也最坚韧的青春期。
别再叫他们“野人”了,那简直是侮辱
咱们先得把一个观念给拧过来。一说史前人类,很多人脑子里就是个毛茸茸、弓着背、手里拿个大木棒,“嗷嗷”叫的野人形象。
拜托,这都什么年代的老黄历了。
这帮老祖宗,要是真那么蠢,咱们今天还能坐在这儿刷手机?早就在哪个冰河世纪里,跟猛犸象一起打包变成化石了。
他们是顶级的生存大师,是地球上最牛的创业团队。你想想看,他们的“创业项目”,叫“人类文明”。没启动资金,没天使投资,竞争对手是比你高、比你快、比你壮得多的各种猛兽,办公环境是严酷的自然。
就这种地狱级难度,他们愣是把这个项目给做下来了,而且还做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你管这叫“野人”?这叫行走的生存教科书。
一块石头里,藏着一个宇宙
聊史前,绕不开石头。但石头这东西,说起来特别容易变得无聊。什么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听着就想打瞌睡。
咱们换个方式聊。
你想象一下,你手上拿着一块奥杜威峡谷出土的砍砸器,距今大概200多万年。它粗糙,不规则,甚至有点硌手。但你闭上眼睛,去感受它的重量,感受那些古老的、刻意敲打出来的锋利边缘。
这块石头,可不是随便捡的。它就是那个时代的“iPhone”,是最高科技的产物。
- 它是一把刀 ,能切开动物坚韧的皮毛。
- 它是一把锤子 ,能砸开骨头,吸食里面营养丰富的骨髓——那可是大脑发育的“超级燃料”。
- 它甚至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谁的石头打得好,谁就是部落里的“技术大牛”,是能带领大家吃上肉的关键人物。
从一块几乎没怎么加工的石头,到后来精致得像艺术品的石斧、石矛头,甚至小巧的石针。这中间几十上百万年的演进,背后是什么?
是无数次的尝试,是失败,是手指被划破的鲜血,是经验的代代相传。是一个父亲,对着自己的孩子,笨拙但认真地演示:“看,得从这个角度敲,石头才不会碎。”
每一块石器,都是一部浓缩的、关于知识与传承的史诗。那种从无到有的创造力,那种解决问题的纯粹欲望,跟今天程序员敲下一行代码、设计师画出一张草图,本质上,没区别。
火光亮起的地方,就是“家”
如果说石器是史前人类的“手”,那火,就是他们的“心脏”。
火的出现,这事儿太大了。大到怎么形容都不过分。它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模式和……心理状态。
在没有火的夜晚,世界是属于掠食者的。黑暗冰冷,充满了未知的恐惧。我们的祖先只能挤在冰冷的岩石缝里,听着远处的狼嚎,瑟瑟发抖,祈祷自己能活到天亮。
但是,当第一堆篝火被小心翼翼地点燃时——
整个世界,被重新定义了。
- 光 ,驱散了黑暗,也驱散了对黑暗的恐惧。猛兽不敢靠近了,安全感这东西,第一次有了具象化的形态。
- 热 ,让人类扛过了严寒,活动范围大大扩展。我们不再是被气候追着跑的丧家之犬。
- 熟食 ,简直是天降外挂。它让食物更容易消化吸收,解放了肠胃,更多的能量可以供给给大脑。我们变得越来越聪明,可能就跟吃了第一口烤肉有关。
更重要的是,火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交空间。白天,大家分头行动,打猎的打猎,采集的采集。晚上,所有人都围坐在篝火旁。这里是饭堂,是会议室,是幼儿园,也是故事会。
长者们在这里传授经验,猎人们吹嘘着今天的战果,孩子们在火光映照下嬉戏打闹。那些在岩壁上画画的艺术家,可能就是在这里,对着跳动的火焰,产生了最初的灵感。
火光亮起的地方,就不再仅仅是一个栖身之所了。它成了“家”,成了文明的第一个恒温箱。
岩壁上的悄悄话:嘿,我们来过!
我每次看那些史前洞穴壁画的照片,比如法国的拉斯科洞窟,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都有一种奇妙的穿越感。
你站在那儿,或者说,你想象自己站在那儿,手电筒的光打在几万年前的岩壁上,那些用矿物颜料画出来的野牛、奔马、猛犸象,肌肉线条饱满,姿态生动,好像下一秒就要从墙上冲下来。
那一瞬间,时间没了。
你会忍不住想,那个画画的人,他(或者她)到底在想什么?
- 是为了记录一次成功的狩猎?(“看,哥几个今天干了票大的!”)
- 是一种巫术或者祈祷?(“画下这头牛,祈祷明天能猎到它。”)
- 是单纯的艺术创作?(“闲着也是闲着,画个画还挺好玩的。”)
- 还是在给部落里的年轻人上“生物课”?(“注意看啊,这玩意儿从这个角度捅进去,它死得快。”)
我们不知道确切的答案,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当人类开始用符号和图像来表达自我、沟通思想时,我们就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动物了。
我们在思考过去,我们在规划未来,我们在试图理解这个世界,并且,我们渴望留下痕迹。那些在潮湿冰冷的岩壁上印下的手印,就像是在对未来的我们大声呼喊:
“嘿!我们来过!我们存在过!别忘了我们!”
这声跨越了万年的呼喊,说真的,太酷了。
史前时期,是一段漫长得让人绝望的时光,占了整个人类历史的99%以上。我们今天所有的辉煌,所有的文化、科技、艺术,根基都埋在那片沉默的土地之下。
他们没有文字记录自己的丰功伟绩,没有宏伟的建筑夸耀自己的强大。他们留给我们的,是打磨光滑的石斧,是烧焦的兽骨,是岩壁上沉默的壁画,是……我们自己的DNA。
我们骨子里对于高热量食物的渴望,我们对于黑暗的本能恐惧,我们对于群体的依赖和归属感,我们看到火光时的那种莫名的心安——这些,都是刻在基因里的“史前记忆”。
所以,史前时期从来没有离我们远去。它就在我们身体里,在我们每一个无意识的举动里,在我们每一个深夜仰望星空、思考“我们从哪里来”的瞬间里。
那不是一段属于“他们”的历史。
那,就是我们自己的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