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毕业典礼上,校长在台上讲得唾沫横飞,什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你穿着那身丑得要命但又意义非凡的学士服,把帽子往天上一扔,咔嚓,一张照片定格了你整个青春的兵荒马乱。
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世界,突然就静了。
那张烫金的毕业证,握在手里,沉甸甸的,又轻飘飘的。它好像是通往成人世界的入场券,但等你真正刷卡进门才发现,这张券,更像一张没写明规则、不包售后、随时可能失效的体验卡。
一、求职?不,是参加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
还记得海投简历那段日子吗?
电脑桌面上,一个文件夹叫“我的简历”,里面躺着“通用版”、“市场岗专用版”、“新媒体版”、“给国企的谦虚版”、“给互联网的骚话版v3.0”……每一个字都精雕细琢,把实习时端茶倒水的经历硬是写出了运筹帷幄的气势。
然后,一封封邮件发出去,就像往深海里扔漂流瓶。
大多数时候,了无音讯。偶尔收到一封“感谢您的关注,您很优秀,但我们找到了更合适的人选”,翻译过来就是“你,不行”。那一刻,真的会“破防”,会开始怀疑人生:我这四年,到底学了个啥?
面试,哦,面试。那简直是演技大赏。
你对着镜子练习微笑,要露出八颗牙,不能多也不能少。你背诵着“我的优缺点是什么”、“你未来五年的职业规划”,那些话术你自己听了都想吐。你坐在冰冷的会议室里,对面坐着一个看起来比你大不了几岁但眼神已经饱经沧桑的HR,他/她问你:“你对加班怎么看?”
你怎么看?我能怎么看?我用眼睛看啊!
但你嘴上必须说:“我热爱我的工作,必要的加班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体现,我愿意和公司共同成长。”心里想的却是:“钱给够,我住公司都行;钱不到位,一分钟都嫌多。”
这就是应届大学生的第一课:口是心非,一种职场必备的生存技能。
你可能会遇到奇葩的面试官,问你星座,问你家有几口人,问你能不能接受“狼性文化”。所谓的狼性文化,说白了,就是让你学狼叫,但只给你吃草。
最绝的是那个经典问题:“我们需要有经验的。”大哥,我要是有经验,我还叫“应届生”吗?这不就是个死循环吗?
二、第一份工资,一半敬房东,一半敬“理想”
千辛万苦,你终于拿到了第一个offer。
看到工资条上那个数字的时候,你可能会有那么几秒钟的眩晕。哇!这么多钱!我要买最新款的手机,我要吃米其林,我要去旅行!
然后,现实会给你一记响亮的耳光。
打开租房APP,你才明白什么叫寸土寸金。一个十几平米,开窗就是别人家厨房油烟味儿的“温馨单间”,就能吞掉你工资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
押一付三。中介费。水电网燃气费。通勤的地铁公交费。
你还没开始“生活”,钱,就没了。
你学会了精打细算。楼下便利店的饭团成了你的早餐标配;曾经嗤之鼻屑的拼单、薅羊毛,现在玩得比谁都溜;购物车里的东西,加了又删,删了又加,最后往往选择“下次一定”。
你开始理解,为什么你爸妈总让你随手关灯。
这就是应届大学生的第二课:“财务自由”是个神话,大多数人的常态是,在“精致穷”和“破产”的边缘疯狂试探。
你一边在朋友圈晒着brunch、看展、Live house,营造出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一边在深夜打开记账软件,看着红色的赤字,盘算着下个月的花呗要怎么还。
没什么丢人的。我们都是这样,一边热血沸腾,一边怂得不行。
三、办公室,一个你看不懂的“热带雨林”
校园里,关系很简单。处得来就一起玩,处不来就各走各的。
但办公室不一样。
这里是一个生态复杂的“热带雨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你,作为一个刚闯入的“小白兔”,得睁大眼睛。
你可能会发现:* 发邮件,抄送给谁,不抄送给谁,是一门玄学。* “好的”和“好”,意思天差地别。* 中午一起吃饭的人,会自动分成几个小团体,而你,可能哪个团体都融不进去。* 总有那么一两个“老油条”,干活不积极,甩锅第一名。* 老板画的“大饼”,闻着香,但永远吃不着。
最让人崩溃的,是那种无意义的消耗。
一份PPT,改了十几遍,最后用回第一稿。一场会,开了三个小时,什么有效结论都没有。你感觉自己的生命,就在这些 бесконечный (俄语:无穷无尽的) 的“拉扯”和“对齐”中,一点点被磨掉。
你开始怀念大学。
怀念那个可以睡到自然醒的上午,怀念为了一个小组作业能跟同学扯皮到半夜两点的夜晚,甚至怀念食堂里那家永远手抖的打饭阿姨。
原来,校园那堵墙,不只是圈住了你的青春,也为你挡住了大部分的风雨。
四、别怕,我们都在一边挨打,一边升级
写到这里,好像有点太丧了。
但我想说的是,这些,都是真的。几乎每一个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这些迷茫、挣扎和幻灭。
这很正常。
就像游戏里的新手村,你总得先被小怪揍几顿,才能学会怎么用技能,怎么走位,怎么攒装备。
那张“大人体验卡”,虽然bug多,不好用,但它也是一张升级卡。
- 当你第一次独立处理完一个棘手的项目,老板拍着你的肩膀说“干得不错”时,那种成就感,是考一百分都换不来的。
- 当你用自己挣的钱,给爸妈买了一份礼物,看到他们开心的样子时,你会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 当你深夜加班回家,路过一家24小时便利店,给自己买了一罐冰啤酒,坐在路边一口气喝完,你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属于成年人的自由和豪迈。
我们都在这场名为“社会”的大型RPG里,磕磕绊绊地闯关。
会孤独吗?会的。朋友们散落在天南海北,忙起来几个月都见不了一面。下班回到那个小小的出租屋,迎接你的只有一室清冷。
会想放弃吗?当然。无数个瞬间,你都想把辞职信甩在老板脸上,买张票回老家。
但是,大多数人,骂完、哭完,第二天还是会化好妆、挤上早高峰的地铁,准时出现在工位上。
为什么?
因为不甘心。因为我们心里还有那么一点点火苗,一点点对未来的想象和期待。我们想看看,凭自己的力气,到底能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闯出个什么名堂。
所以,如果你现在正经历着这一切,别慌,也别怕。
迷茫是毕业季的标配,阵痛是成长的勋章。
那张体验卡,虽然用起来糟心,但有效期,其实是一辈子。好好玩,尽兴点。毕竟,这游戏,没有回头路,也没有标准答案。
你的路,在你自己的脚下。
走下去,天总会亮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