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开头怎么写?这份私藏的好开头摘抄大全,让你下笔封神!


我跟你说,写作这事儿,最让人抓狂的,绝对是那个光标,在空白文档的左上角,一闪一闪,一闪一闪……像是在无情地嘲讽你:“来啊,写啊,怎么不动了?” 脑子里明明有一整个宇宙的故事,手指头放在键盘上却僵得像两根冰棍。

这感觉,太熟悉了。

好开头摘抄大全

咱们今天不聊那些“凤头、猪肚、豹尾”的陈词滥调,听着都耳朵起茧了。我就想掏心窝子跟你聊聊,怎么用一个“炸裂”的开头,直接把读者的眼球死死地摁在你的文字上。这篇所谓的《好开头摘抄大全》,它不是让你当个无情的复制粘贴机器,它是一份武功秘籍,你看的是招式,要偷的是心法。

来,坐好,我们开整。

第一式:一击毙命,先声夺人

你知道有些开头,它就像平地一声雷,根本不给你任何反应时间,上来就给你最猛的料,让你瞬间清醒,瞳孔地震。这种写法,特别适合那些悬念迭起、情节性强的故事,或者观点鲜明到有点冒犯的评论。

【招式拆解】

  • 直接抛出一个颠覆性的结论或事实。
  • 用一个极具冲击力的动作或场景开场。
  • 一个没头没尾,但悬念感拉满的对话。

【实战演练 - 你来品品】

  1. “我杀死我丈夫的那天,邻居家的樱花开得格外好。”

你看,就这么一句,信息量有多大?“杀夫”的惊悚,和“樱花”的美,这种极致的反差感,一下子就把那种诡异又冷静的氛围给烘托出来了。你是不是立马就想知道:为什么?怎么杀的?樱花跟这事儿有啥关系?好奇心,瞬间就被勾起来了。

  1. “直到三十岁,我才发现,我爸是个骗子。”

这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就是大白话,但它狠。因为它直接攻击了我们最稳固的一种情感关系——亲情。它不是在讲一个故事,它是在投下一枚深水炸弹。你马上会想,骗了什么?是身份?是感情?还是……别的什么?

  1. “‘我们必须在天亮前,把这具尸体处理掉。’黑暗中,一个声音说。”

经典!太经典了!直接把读者扔到一个进行时的犯罪现场。没有前因后果,只有迫在眉睫的危机。谁死了?“我们”是谁?天亮前处理不掉会怎样?这种开头,就像电影的第一个镜头,直接把你拽进故事的核心冲突里。

【我的小九九】用这招的时候,记住,一定要“狠”。别温吞,别铺垫。就像你跟人打架,别先抱拳作揖,直接一记左勾拳干他脸上。后面的文章,你再慢慢解释,你这一拳是怎么打出来的。


第二式:氛围营造,温水煮青蛙

跟上面那种上来就“干架”的风格完全相反,这一派是“氛围组”的王者。它不急着告诉你发生了什么,而是先用文字织一张网,用气味、声音、颜色、光影,把你慢慢地、不知不觉地包裹起来。等你反应过来,你已经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写散文、写慢节奏的故事,或者想表达某种细腻情绪的时候,这招,yyds(永远的神)!

【招式拆解】

  • 从一个极其微小的感官细节入手(比如一缕烟,一种味道)。
  • 描绘一个静态但充满情绪的场景。
  • 用天气、环境来暗示人物的心情或故事的基调。

【实战演练 - 感受一下】

  1. “南方的梅雨季,空气是黏的。它能糊住你的皮肤,糊住你的呼吸,最后,连你的心情也一并糊住了。”

感觉到了吗?那种湿漉漉、沉甸甸、喘不过气的窒息感。根本没说任何具体的事,但你已经能感觉到,接下来要讲的故事,基调绝对不会是阳光灿烂的。这就是环境在说话。作者把一种天气,写成了一种“侵犯”,一种“攻击”,绝了。

  1. “那家午夜才开门的馄饨店,老板总是在煮第一碗馄饨前,先往那口大锅里,慢悠悠地倒半碗黄酒。于是,整条后街的第一个味道,不是油烟味,而是酒香。”

有画面感吗?一个深夜的小店,一个不紧不慢的老板,一口热气腾腾的大锅,还有那独特的、不合常理的酒香。这个开头,不讲故事,只给你一个场景,一个味道。但这个味道里,藏着人情、藏着岁月、藏着一种与世无争的安逸。你想不想坐下来,也点一碗这样的馄飩?

  1. “莉莉的猫死了。它死的时候,窗外正放着一场盛大的烟花。”

又是反差。但和第一式的“杀夫赏樱”不同,这里的反差更“冷”,更疏离。一个微小的、私人的死亡,对应着一个巨大的、公共的狂欢。这种巨大的落差感,把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和悲伤,写得特别高级。没有嚎啕大哭,但比嚎啕大哭更让人心碎。

【我的小九九】想学这招,你得先变成一个“细节控”。闭上眼睛,想想你要写的那个场景。你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的皮肤有什么感觉?把这些最直接的感受写下来,别去解释,让读者自己去感受。记住,高级的写法,是调动读者的感官,而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


第三式:私人独白,把读者当知己

这种开头,特别有“网感”,就像你在刷朋友圈或者知乎,看到一个帖子,第一句话就好像是专门说给你听的。它瞬间拉近了你和作者的距离,让你觉得,接下来要读的,不是一篇冷冰冰的文章,而是一个朋友在深夜找你聊天。

【招式拆解】

  • 用“你”或“我们”开头,直接跟读者对话。
  • 以一个非常私人化、甚至有点“糗”的个人经历开头。
  • 抛出一个所有人都可能思考过,但没说出口的问题。

【实-战-演-练-来,交个朋友】

  1. “你有没有过这种时刻?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每一条路看起来都通向光明,但也好像都通向悬崖。”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作者在盯着你的眼睛问你?这种问题,太容易引发共鸣了。因为它触及了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的“选择困难症”和对未来的迷茫。你几乎会下意识地点头,然后想听听他接下来要说什么,看看他是不是说出了你的心声。

  1. “坦白说,我这辈子做的最勇敢的一件事,就是在二十五岁那年,从我那个人人都羡慕的‘铁饭碗’单位辞职。我爸当时差点没把我腿打断。”

这种开头,就像一个朋友已经给你倒好了酒,准备开始讲他的“英雄事迹”了。它充满了生活气息,有冲突(辞职),有细节(差点被打断腿),还有悬念(为什么辞职?后来怎么样了?)。它不装,很真诚,所以我们愿意听。

  1. “我们这一代人,好像都得了一种‘网络失语症’。在网上我们是段子手、是‘玩梗大师’,回到现实,跟爸妈吃顿饭,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一句话,戳中多少“网上活蹦乱跳,现实沉默寡言”的年轻人的痛点?这种开头,它不是在写文章,它是在做“人群筛选”。看到这句话有共鸣的人,会自动留下来,并且会觉得,“嘿,这作者,懂我!”

【我的小九九】写这种开头,你要放下架子,别把自己当成一个“作者”,你就当自己是在发一条朋友圈,或者在跟最好的哥们儿吐槽。把最真实的想法、最口语化的表达,直接甩出来。真诚,是这招唯一的,也是最强的武器。


别当收藏家,去当一个“拆解师”

好了,秘籍给了你三式。

但我想再说一遍,这篇文章叫《好开头摘抄大全》,可我最不希望你做的,就是真的只是“摘抄”。

看到一个惊艳的开头,别光顾着点收藏,然后让它在你的收藏夹里吃灰。你要像一个侦探,像一个机械师,把它给我拆了

  • 拆它的句式: 它是长句还是短句?是陈述句还是疑问句?主语是谁?
  • 拆它的词汇: 它用了哪个动词,让整个句子活了过来?它用了哪个形容词,让氛围感瞬间拉满?
  • 拆它的视角: 它是上帝视角,还是第一人称的“我”?它是对着读者说话,还是在自言自语?
  • 拆它的“钩子”: 它到底是用什么勾住了我?是悬念?是共鸣?是反差?还是一个绝妙的比喻?

拆解完了,你就试着去“组装”。

把“我杀死我丈夫的那天”,换成“我离开那座城市的那天”;把“邻居家的樱花”,换成“站台的风”。你试试看:“我离开那座城市的那天,站台的风,带着一股铁锈的味道。

你看,味道是不是就出来了?

这才是这份“大全”的正确打开方式。它不是鱼,而是渔。它给你的是钥匙,门需要你自己去推开。

所以,别再对着那个闪烁的光标发呆了。去读,去拆,然后,去写。去写一个,只属于你自己的,惊艳的开头。现在就去。

 
暴打柠檬红
  • 本文由 暴打柠檬红 发表于 2025-11-2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lubanyouke.com/8077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