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小序》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著名的叙事长诗,因其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优美的语言而广为传唱。而与诗歌主体部分相辅相成的《琵琶行小序》,则为我们揭示了诗歌创作的缘起和背景,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耐人寻味。

一、琵琶声引发的创作灵感
《琵琶行小序》开篇写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诗人白居易在浔阳江边送别客人,江风萧瑟,枫叶荻花随风摇曳,营造了一种凄凉、萧索的氛围。正当白居易沉醉于离别的愁绪中时,一曲琵琶声突然传来,勾起了他的思绪,引发了创作灵感。
二、琵琶女的身世和遭遇
琵琶女是诗歌中的主人公,也是《琵琶行小序》着墨颇多的人物。小序中写道,琵琶女"遭家变","沦落天涯","依弦索而为活"。琵琶女本出身富贵人家,但因家道中落,沦为歌妓。她怀才不遇,命运多舛,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悲愁。
三、诗人与琵琶女的共鸣
白居易在听到琵琶女凄婉的演奏后,不禁心生感慨。他与琵琶女身世不同,却是同病相怜。白居易自己也曾遭受过贬谪之苦,与琵琶女有着共同的离愁别绪。因此,当琵琶女弹奏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切之音时,白居易深受其感染,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四、唐朝社会动荡的缩影
《琵琶行小序》不仅仅是一篇创作前言,更是唐朝社会动荡不安的缩影。诗中提到的"浔阳江头夜送客",反映了当时战乱频发,人们流离失所。琵琶女的"遭家变",也暗示着唐朝藩镇割据,战乱不止所带来的民不聊生。
五、诗歌创作的社会责任
白居易在《琵琶行小序》中写道:"感斯人(琵琶女)言,是夕始觉有迁谪之意。"可见,《琵琶行》并非是一首单纯的抒情诗,而是承载着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底层人民的同情。白居易通过诗歌的形式,揭露了唐朝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展现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