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繁星点点,一轮明月悬挂在夜空中,银色的光辉洒落人间,静谧而美好。这静谧的夜色,总让人想起古诗词中那句“明月皎皎照我床”。这句诗,承载着多少人的思绪和情感,它究竟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呢?
“明月皎皎照我床”,这句诗出自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的《月赋》。诗句中的“皎皎”二字,描绘了月光的光亮和清澈,如银般皎洁,照亮了整间卧房。而“照我床”则点明了诗人此时此刻所处的位置,夜晚独自一人躺在床上,月光倾泻而下,照亮了他的床铺。

这句诗不仅描绘了夜色之美,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绪。在寂静的夜里,只有月光陪伴着诗人,这孤单的情感,也只有月光能够理解。诗人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或许在思考着人生的意义,或许在思念着远方的人,或许在回忆着过去的种种。
“明月皎皎照我床”这句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夜色图,更是一幅心灵的写照。它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思绪,通过月光这充满诗意的意象表现出来,令人感同身受。
拓展:
这句诗也让我们想起其他与月光有关的诗歌,比如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杜甫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以及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些诗句,都以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月光的美,也表达了诗人们不同的情感。
月光,是诗歌中永恒的主题,它寄托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反映着人们对人生的思考。当我们再次看到皎洁的月光时,不妨也静下心来,感受这夜色之美,以及诗歌中蕴含的深远意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