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古》这首诗,相传为唐代诗人王维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古意盎然的画面,寄托了自己对昔日时光的怀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伤。
全诗只有短短六句,却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开篇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写出了诗人眼中所见之景:江水奔流不息,延绵至远方,山色时隐时现,仿佛虚无缥缈。诗人置身于如此美景之中,心中涌起无限遐思。

"惟有孤帆远,影从片云同",诗人视线所及之处,一艘孤帆正扬帆远去,其身影与天上的片云相映成趣。这里,"孤帆远"象征着诗人漂泊异乡的孤寂与漂泊,而"片云同"则暗示了时间的变迁,昔日与今昔交错,不胜唏嘘。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眼前景象的逐渐变化。山脉逐渐消失在平坦的原野尽头,大江奔流不息,消失在茫茫的荒野之中。这幅景象,既是眼前之景,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昔日繁华盛景已不复存在,只有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赋得古》一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古今变迁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诗中所展现的孤寂和漂泊感,至今仍能引起许多人的共鸣。
与《赋得古》一诗主题相关的另一个诗句是辛弃疾的"叹人间,事事堪嗟,最可嗟,光阴虚掷"。辛弃疾在词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叹息和对虚度光阴的遗憾。这两首诗,虽然创作年代不同,但都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评论